第1章 隴西馬應(1 / 2)

涼州隴西郡。

馬家大宅的一間小院之中,馬應手持鐵槍,或刺或挑,或砸或掃,如行雲流水,毫無停頓。

連續演練了十遍後,馬應額頭已是見汗,這才收招。

喝了一碗早裝備好的茶水,馬應靠在一根木柱上,輕輕舒了一口氣。

近一年來,他幾乎每天都要練習這套家傳槍法百遍以上,除此之外還要打熬力氣、鍛煉筋骨。若不是家境還算富裕,頓頓不缺葷腥,說不定早把自己給練廢了。

好在吃了一年的苦總算有所收獲,雖然他今年僅是虛歲十五,但身高已過七尺,而且身上肌肉緊紮勻稱,就算徒手也能輕鬆打趴下兩三個成年壯丁。若是手持長槍,就算十多個壯丁也難以近身!

換做兩千年後的世界,他肯定會為自己這樣的身手而自傲,但是現在,他覺得還不夠,遠遠不夠!

“已經是186年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一年後刺史耿鄙就會被殺,而涼州也將徹底脫離大漢的掌控,變得更加混亂。”

馬應望著天空,眼中閃過一絲憂色,嘴上則說著這個時代的人聽不懂的話。

所謂的186年,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是中平三年。中平是漢帝劉宏的第四個年號,不出意外的話也將是他最後一個年號。

也不知道是不是中平這兩個字犯衝的緣故,反正從中平元年開始,大漢帝國就沒有消停過。先是波及大半個帝國的黃巾起義。還沒完全壓下去,各種各樣的叛亂又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頭。

在後麵的這些叛亂中,又以涼州地區的叛亂為最,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等人聚眾十萬,不僅入寇關中,還侵逼園陵,差點沒把大漢曆代皇帝的陵墓給刨了。雖然最後被張溫和董卓打退,但本就飽受羌胡叛亂之苦的涼州也變得更加糜爛。

而馬應,好死不死就生在這樣的涼州,而這也是他為什麼要拚命練武的原因——沒點武藝傍身,你都不敢去城外走動,否則被哪個羌人、胡人或者叛軍給幹掉了,都沒處說理!

“為什麼要讓我來到這樣的世界?”

雖然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快一年,但馬應的思維還沒有徹底轉變過來。沒辦法,畢竟現在這個視人命如草芥的亂世和他以前生活的那個世界相差太大了。

其實他的運氣還不算太差,因為他的叔父是馬騰,還有一個叫作馬超的從弟!

他的父親叫馬翼,是馬騰的親兄長,後來沾馬騰的光,還在朝廷中擔任過北軍中候。當然,那都是以後的事,現在別說馬翼了,馬騰都還隻是一個州從事,而且剛上任不久,

馬翼有三子,除了馬應這個長子外,還有次子馬岱、幼子馬抗。

馬應這一支屬於扶風馬氏,不僅是伏波將軍馬援的直係後代,而且和經學大家馬融也是同族,隻可惜在他高祖父那代沒落了。

他的高祖父是馬康,馬援之孫,曾擔任過侍中一職,後因牽涉竇憲案被殺,爵位也被轉給了親弟馬郎,然後馬康這一支便敗落了下來。

到了馬應祖父這一代,總算又有了些起色。

馬應的祖父名馬肅,先是經同族馬續舉薦為羽林郎,後來又擔任了天水蘭幹尉,本以為可以快樂地升官了,哪知涼州這地方就是個大坑,羌胡叛亂不斷。而馬肅,受某次羌胡叛亂連累,終於還是丟了官。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混得太差沒臉回去的緣故,丟官的馬肅直接就在涼州定居了,與羌胡錯居。後來因家貧無妻,還娶了羌女,這才生下了馬翼、馬騰兩兄弟。

也就是說,馬翼、馬騰都具有一半羌人血統,而馬應、馬超等人,同樣能和羌人扯上一些親戚關係。未來馬超之所以能在羌人中擁有那麼高的號召力,估計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馬翼和馬騰年幼時,家中依舊貧苦,後來隨著兩兄弟成年,這才漸漸富裕起來。

馬翼雖是兄長,但奈何武藝平平,遠不及馬騰。而馬騰,不僅武藝出眾,而且性格賢厚,深受羌人敬佩。可以這麼說,馬家這一支之所以能夠富裕,大部分都是馬騰的功勞。

再加上馬騰深受新任涼州刺史耿鄙的器重,辟為州從事,儼然已經成為了這一支的家主。

生在這樣的馬家,馬應感覺很慶幸,但有時候也會感到有些憋屈。畢竟,自己這一家等同於是依附叔父馬騰而過活,免不了要遭受一些人的白眼,比如馬超。

馬超今年虛歲十一,比自己小四歲,勉強脫離了小屁孩的範疇。

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一個練武的好苗子,八九歲的時候就能將伏波將軍馬援傳下來的槍法完整地演練出來,倍受長輩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