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你的肩上擔負太多!多到讓你忘記了我!從今以後,讓妾身一起為你分擔!
山間的小路崎嶇難走,我和翠倚深一腳淺一腳的尋找著草藥。洪水泛濫,從周邊鄉村蜂擁而至的災民圍進了這個臨河縣,有親戚的投奔外地的親戚,餘下的一部分因為食不果腹,整日風餐露宿,照此下去,洪災所引發的次生災害必定會接踵而至,尤其是瘟疫。
眼下縣城裏幾個較大的藥鋪都關了門,逃命要緊,誰還想救死扶傷?就是這幾家的藥材都用上,恐怕也是杯水車薪,離防治還差一大步。也正因如此,我才在記憶中搜尋這幾味草藥。所謂瘟疫也隻是一種傳染性較大的疾病,隻要防治及時,還是不是太難克服的。
所幸陡峭的山林物資頗多,穆展又為我調遣了幾名身強力壯的隨從一起,很快便將這些藥材扛回了縣衙。
瘟疫並沒有橫行,隨從、官兵還有一些自發組織的百姓都在河邊進行著抗洪,再沒有多餘的人力來熬製藥湯,我們隻好將這些藥材歸類整理,以待王爺他們發號施令。
小小年紀的羅玉英,照料生病的母親、操持縣衙的夥食、對醫藥的分工,竟然都有條不紊,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昨晚王爺醒後,我將整理的方案呈給了他。方案分為兩部分,一半是治水,一半是杜漸。杜漸也就是杜絕漸生災害,主要是緩解災民情緒和防治後期疾病危害。由於羅大人深得民心,倒是沒有發生任何的民憤,百姓家有力的出力,無力的也大都待在自個的角落,力爭不再帶來負擔。而生病者,也有人觀察診斷過,不足為懼。
反觀臨河河道,也是由兩條江彙流成一條巨大的河流。臨河縣麵積廣闊,轄許多的村落,從上頭村依次到夏末村,就是整個臨河途徑地,因此向王爺提出了‘分水原理’,實質是引用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父子的治水方案。四六分水,二八排沙,也就是說在洪水和枯水的季節,引入內江和外江的水分不同,從而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
我還記得當時提出方案時王爺眼中閃爍的光芒,而這一切剛好被從門外進來的穆展和羅耿聽到。穆展自是不會問什麼的,他總是一如既往的默默在我身後,永遠有一尺的距離。
王爺虛弱的靠在床側,研究著方案的可行性。羅耿不停咋舌,這位魁梧的縣令顯得特別激動,捧著我勾畫的圖紙看了又看,盯著我像是看怪物一般,崇拜之意倒是越發明顯。隻見他打量了王爺一眼後,一咬牙,竟直直的跪了下來,叩首道:“下官,代臨河百姓,謝側妃!”
王爺點點頭,我才扶著他道:“羅大人客氣了,這些策略都是出自王爺,隻因他不宜操勞,才讓我替他動筆。”
羅耿一愣,臉色不自然道:“原來是王爺高見,下官拙劣了。”
王爺輕咳道:“天色已晚,咳咳..羅大人早些回去歇著。明日一早,咳咳…咳,著手實施治水。”
羅耿抱拳退下,穆展拿著我畫的細圖著力完善,其實我可以感覺到,他雖是看著圖,其實質卻和王爺一樣,心存疑惑。
倒了杯水,我緩緩移至王爺的床邊,小聲但是也足夠穆展聽到的道:“王爺,昨日妾身在街道閑遊,正巧撿到一個香囊。裏頭詳盡羅列了臨河總況和治水策略。隻不知是哪位高人指點,妾身不敢居功自傲,特此稟明王爺。”
王爺頷首,我待他喝下水後又順了順氣,待他平躺後告禮退下。
治病的良方,是我拆了娘給的錦囊所得。而關於治水,我的確知之甚少,唯一的效法李冰還是前世的曆史老師太過嚴厲的結果。難道要告訴他們,我隻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幽魂麼?撇開他們不會相信,說不定還會以為我是個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