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老板親手雕刻噠,“那好,你在幫我把這幾盆花給包起來。”
夥計是歡歡喜喜的答道,“哎!好嘞!馬上。”
很快就把幾樣東西都包好了,幾樣東西也不算很貴一共十八兩銀子,挽歌覺得挺值的,尤其那幾盆雕花,很喜歡,很逼真,冬天的時候仿佛不用出門就能賞到花一般。
還怕她拿不下,可以人給送的。
挽歌就讓他們送到霓裳繡坊去。
到時候隻要牌匾做好了,她那店鋪就能開張了。
回到家裏,把桃花放到她的房間裏,蘭花就給了挽春,芙蓉花就放了挽香房間裏。
又把小木馬拿出來給他們。
幾個小家夥果然是高興的不得了。
田勇生,看著她買的小木馬問道,“挽歌,你這小木馬在哪買的。”
挽歌看著他說道,“在鎮上新開的一家木雕坊,叫木緣雕坊,裏麵的東西很不錯誒!還真是什麼都有,而且我買的幾盆花還是他們老板親手雕刻的呢!”
田勇生聽著,眼裏閃過一絲笑意,“嗯,我瞧著這些也挺不錯的。”
挽歌讚同的點點頭。
幾個小家夥對小木馬喜愛的緊,也趕忙點頭,還鬧著,下次要一起去,到那裏去挑選自己喜歡的。
挽歌當然也是同意了。
也是該帶他們去轉轉。
***
這天,是鎮上鋪子開張的日子了,幾天前就已經拿好了牌匾了,隻不過幾天是個吉利日子,所以才選擇今天開張。
早早收拾好了之後,趁著沒吃早飯的時候,挽歌就帶著秦嬸子一家還有呂嬸和牛大爺,一起去鎮上。
到了鎮上,一邊去豆腐坊,一邊去早點鋪子。
那豆腐就不用說了,早就是遠近聞名的了,向家絕味這名頭也是早就打響了,那臘肉和香腸可不是白賣的。
所以更本不用宣傳,放完鞭炮,說幾句話就可以開張了,豆腐的價格也改成了兩文錢一塊,這樣不貴,大家都可以買。
當然了,酒樓那邊買的也是這個價格,買多了,依然是可以優惠的。
聽說可以便宜,好多人都去購買了。
而早點鋪子那邊也是人多的不得了。
沒辦飯,那油條和花卷,蔥油餅一做好拿出來就是香噴噴,香飄飄呀!
而且價格也便宜,油條一文錢一根,蔥油餅兩文錢一張,花卷也是一文錢一個,都是不貴的。
不用吆喝,人就被吸引過來了。
挽歌也是讓人都排好隊在買。
這又便宜,又好吃,不僅有早點,還有好吃便宜的零食,像炸丸子什麼的還可以做菜呢!
那肯定讓人誇讚,所以沒一會兒,鎮上的人都知道新開了一家早點鋪。
一整天豆腐坊和早點鋪的生意都很好。
估計一直生意也差不了的。
早餐鋪還好,秦嬸的男人以前是管事,會記賬。
所以豆腐放那邊就隻能麻煩田勇生了,好在他很聰明,之前有教給他的算數,他都會了。
所以他先幫忙看幾日,等到時候到劉牙行那邊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現在家裏的孩子們,挽歌也都開始教他們學算數了,這樣以後會有很大的用處。
忙了一天之後,算了一下,豆腐坊一天淨賺五兩多銀子,早餐鋪則是要多一些,淨賺了有七兩銀子呢!因為有很多大戶人家的人也會來買,而且一買就是許多。
這丸子,麻花什麼的都是特別受小孩子喜愛。
晚上,呂嬸和牛大爺都回到家裏的,而秦嬸一家就住那,因為賣早點,每天需要很早的起來做,也要早早起來開門做生意。
***
早上的時候,牛大爺趕著牛車載著呂嬸一起去鎮上就行。
挽歌也到了劉牙行那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畢竟以後不光店鋪裏,還有家裏也需要個管家。
都是老顧客了,劉牙行也不多說,叫了幾個人過來。
挽歌最後挑挑選選,選了三個,兩個三十多歲,一個四十多歲。
兩個三十多歲的分別姓黃,另一個信秦,最後一個四十多歲的姓周。
幾個人都是從外鄉分過來的。
劉牙行也沒有絲毫隱瞞,其中兩個三十多歲的之前是在小莊子上的管家,那四十多歲姓周的以前倒是做過掌櫃,隻不過後來主家得罪了人,無法,家裏的奴仆都被賣了。
最後挽歌準備付錢的時候,劉牙行又道,“向姑娘,我們也是老熟人了,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給您提個醒,您現在也算是大戶了,有沒有想過要買些護院或守門什麼的,畢竟一般人家也都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