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武力震懾(2 / 2)

分數!

這兩個字,對於在場所有的家長來說,就好像是自家孩子的命根子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會認同程亮的道理那才叫見鬼了呢!

“跟他廢什麼話……再搗亂,我們就對他不客氣了!”

另一個家長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找來一根竹竿,正準備往車前窗的破洞裏戳進去“直搗黃龍”。

程亮見狀立刻伸手抓住了那根竹竿。

“揍他!”

就在這時,也不知道是誰,在人群中喊出了這句極具煽動性的口號。

一開始大家隻是發現了一個“異類”,但當他們被煽動起來之後,就好像點燃了一根導火索。

那個被抓住竹竿的家長腦子一熱就吵著程亮揮起了拳頭。程亮當然不能坐以待斃,他將手中的竹竿往上一抬,正巧擋住了對方的拳頭。

那家長一擊不重,竹竿也被程亮奪走,就好像發了狂一樣衝了過來。旁邊兩位剛剛一起砸車的家長也分左右兩邊包抄了過來。

程亮見已經無法避免衝突,也隻能發起反擊了。雖說這些家長群情激憤人多勢眾,但真正朝他發起攻擊的也就隻有這三個動手砸車的男人。

他好歹手裏還有一根竹竿,“啪”地一聲將長竹竿拗成兩截,拿在手中倒是不長不短挺趁手的。

程亮手中的竹竿長短大小和雷電混元棍差不多,劈、掃、紮、抽、劃、架、拉、截、摔、刺、撩……使的是正宗的鞭法。

雷電混元棍的形製其實就是華夏古代的短兵器械的一種——鞭。

鞭的起源較早,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自從漢朝和隋朝發揚光大以後,鞭和鐧就成了名家的兵器。唐初名將尉遲敬德擅長使用雙鞭,秦瓊善使雙鐧(形製差不多)。

最初,鞭和鐧是步戰和馬戰的主戰兵器,還有很多人總結出了各種“鞭法”和“鐧法”秘籍,但到了元朝建立之後,鞭和鐧被閃亮的馬刀取代,慢慢地退出了戰場,成了民間武術的冷門兵器。

程亮自得了雷電混元棍之後,由於這東西器靈殘損,他也無法得到正宗的用法。好在他從地府收羅了不少失傳的武術秘籍,其中有一部名為《韋馱鞭法》的鞭術正好可以借用。

隻是這韋馱鞭法是單鞭法,所以程亮此時用起來,主要還是右手這支竹竿,左手的竹竿主要起到輔助和防護作用。

他這一手就算是對陣真正的武術名家都可與之一戰,更何況幾個空有蠻力的考生家長,沒兩下就把這三人給打趴下了。

或許是程亮讓家長們感到了武力的震懾,又或許是狂躁的情緒已經冷靜下來了,一時間竟然沒人敢動了。

就在這時,人群外邊又傳來了一聲汽車喇叭聲。

眾人頓時齊刷刷地怒目而視……可當他們發現這按喇叭的是一輛警車時,場麵立刻變得安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