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些年眾兄弟都賺了錢了,對李漢秋的尊重也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但畢竟“四哥”這些年來給各家兄弟都出了不少主意,幫了不少忙,麵子和人情都在……
他這麼一發火,李家的這些兄弟也都不說話了。
李漢恩仗著是老大,還勸了一句:“老四,有話好好說,別發火嗎!”
“大哥!這些年李家十三香龍蝦的名氣的確是越來越大,但你們難道沒發現嗎?我們這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京幫川廚和湖湘派的我們暫且不說……就說是江浙這邊,我們打著十三香和玗坮龍蝦招牌的有多少人,你們也都知道……”
李漢秋的這話一出口,大家倒是心有同感。雖說龍蝦餐飲作為一個獨特的餐飲門類越來越火熱,但這種火熱的背後,競爭激烈同樣是不爭的事實。
早年李家兄弟也都是做排檔出身的,小龍蝦這東西其實最最適合的還是大排檔。
大排檔這種從嶺南港澳傳遍內地的街頭飲食文化,最大的特色是沒有冷氣和環境不太清潔。但恰恰是這種在街頭的攤檔,由於價廉物美而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
在大排檔式這種場所,不用擔心吃相不雅,不用擔心聊天聲音過高影響別的食客,三五好友一起吃龍蝦越來越成為普通草根的流行聚餐項目。
夏季更加是大排檔的旺季,同時也是小龍蝦上市的季節,可以說在整個大排檔的旺季,龍蝦已經成了主打產品。
當年,賺了錢之後,李漢秋第一個提出來要開大店,也是他們李家兄弟第一個將龍蝦這種地攤品種包裝成了高大上的專營特色。可以說龍蝦的高端餐飲市場是他們李家兄弟開創出來的。
但是小龍蝦生意淡旺季明顯,過完夏天,小龍蝦就要退市,他們各家的店也都開始轉做火鍋之類的度過淡季。
但高端客戶畢竟沒有普通客那麼龐大的群眾基礎,隨著廉政四風、提倡節約等等社會風氣的轉變,近年來高端大店的生意明顯做不過中低檔的那些同行了。
李漢秋是李家兄弟中第一個率先在龍蝦淡季主推狗肉火鍋的,雖然他隻有一家店,但單店的淡季營業額在眾兄弟中是第一的。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倡行革新的底氣所在。
看到眾兄弟被他一句“生意越來越難做”勾出了不少的同感之後,李漢秋隨即說道:“十三香是我們李家祖爺爺的方子,但我們難道除了十三香,別的就不做了嗎?大哥,你家沒有蒜蓉的?沒有冰鎮的?”
李漢恩被老四這麼一說倒是轉過彎來了。他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墨西哥神秘香這種新品現在受歡迎,我們把配方搞到手,推出一個新品,也是可以的!”
“四哥!那你說吧……怎麼幹?要不我去找趙紅兵談談,什麼神秘香啊,開個價把他的方子買過來不就可以了!”李漢全一開口還是那股子暴發戶的大口氣。
聽他這麼說,李漢秋搖了搖頭說道:“那配方根本就不是趙紅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