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草原香,紅篝火,曲幽幽(3 / 3)

彎了幾個彎小蝦米甭靠岸咱們沒空裝

撈月亮張網補星光給姥姥熬湯喝一碗家鄉。

一曲終後,看見靈哲她們幾個,一臉憂傷的看著我。相反的表情,露在十三他們幾個的臉上,他們都高興的稱好。我忙敲自己的頭一下,那歌詞都是些思鄉的情懷,害得她們都想念家了。我忙說:“我再唱一曲吧。”

想到現在是在塞外,便想起那首阿佳她們唱的藏語歌,倉央加措的情歌,我把男說唱那段略掉。當時有段日子,非常喜歡藏蒙的歌曲,就練了幾首,還好現在還記得。

夏喋匆匆嘎啊啵,吖喇咻哧爾哆。塔詠焋呢嘛卓,嘞哆嗊呢嘛喲。塔詠焋呢嘛卓,嘞哆嗊呢嘛喲。啊。。。哈。。。啊。。。哈。。。塔詠焋呢嘛卓,嘞哆嗊呢嘛喲。

嘎嘎薩呲嘛啊薩,嗊黝嘀嘰呐呃啄。綜薩綜呦嘛嘰,綜薩綜咯拉薩。綜薩綜呦嘛嘰,綜薩綜咯拉薩。啊。。。哈。。。啊。。。哈。。。綜薩綜呦嘛嘰,綜薩綜咯拉薩。

塚嘛嘻咯雪啊頌,嘻咯呃塚嘛雪頌。雪頌哆佰嗖啦,咋咋唬嚕瞞陀。雪頌哆佰嗖啦,咋咋唬嚕瞞陀。啊。。。哈。。。啊。。。哈。。。雪頌哆佰嗖啦,咋咋唬嚕瞞陀。

在曲終後,十三驚奇的看著我問:“你會藏語?我怎麼不知道?”

“回十三爺的話,之前一位老人家教的。奴才隻會幾首藏蒙歌曲,但到底發音有沒有準確,奴才也不知。當時覺得好聽,便學了。”

一旁的幾位公子,也像明了一樣,點著頭回應。

“哦?那你可知道這歌的意思?說來聽聽,我倒可以為你糾正些。”

“回十三爺,容奴才想想。”我努力尋找記憶中的片段,終於記得了些。“好像是,

潔白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給我。不用飛的太遠,轉到理塘就回。不用飛的太遠,轉到理塘就回。啊........啊........不用飛的太遠,轉到理塘就回。

印度東方的孔雀,貢布穀底的鸚鵡。生長地多不相同,相聚在聖地拉薩。生長地多不相同,相聚在聖地拉薩。啊........啊........生長地多不相同,相聚在聖地拉薩。

柳樹愛上了小鳥,小鳥對柳樹傾心。隻要兩個情投意合,鷂鷹也無隙可乘。隻要兩個情投意合,鷂鷹也無隙可乘。

啊........啊........隻要兩個情投意合,鷂鷹也無隙可乘。

啊........啊........隻要兩個情投意合,鷂鷹也無隙可乘。”

“原來是這樣啊,有些地方錯啦。來,我唱一遍給你聽。”十三清了清喉嚨說到:“聽好了,別到時又弄錯了。”

不想十三也有副好嗓子,悠揚的歌聲回蕩在這大草原上,打破了寧靜的夜晚。因為歌曲衝滿著愉快,最後十七起哄,大家一起唱。

歌聲招來了,十五和十六的圍觀。十五阿哥見小十七,眉開眼笑的又唱又跳的,好不快樂。一臉妒忌的冷哼一聲,“一群不知自重家夥,與奴才們鬧到一快去了。”便拂袖而去。十六緊跟著他的屁股,但也滿臉羨慕,依依不舍的離開。

與此同時,康熙正在帳房裏和幾位臣子,議論著政事,可是臣子們因為意見不和起了爭執。熱烈的爭執讓康師傅的心情也變得煩躁,一臉不耐煩的看著下麵的臣子們。在他身邊伺候的梁公公也跟著謹慎了起來,他偷偷遞了個眉眼,給一旁奉茶的宮女,讓她提起十二分謹剔,別出什麼亂子。突然帳外歡快的笑聲和歌聲,悠悠的傳進帳內。梁公公憋了眼康熙,真為那些在外麵引起噪音的人捏把冷汗,自己幾時後背濕透也不知。“好啦,其事到此作罷,各位愛卿何不隨朕到外麵,聽聽那美妙的曲兒。”原本緊張的氣氛,也因此緩了下來。梁公公一直緊繃的神經,終於可以鬆懈了。隻見他趁康熙不注意時,微微呼出一口氣,便上前跟在康熙身側。

眾人出了帳,尋著歌聲來處,緩緩行至。熊熊的篝火,兩位阿哥和幾位貴公子還有一群宮女,太監們,圍著篝火一圈,或站或坐,或唱或跳,好不歡快。康熙此時也笑逐顏開,指著遠處將士裝扮的人,對一旁靖海侯施世範說:“那就是你兄弟施世驃家的,幾年不見越粗壯了。都說你父親教子有方,個個將相之材。不想你們幾兄弟也教子有方,施家個個是人才。”靖海候拱手彎腰,謙虛的說道:“臣惶恐,臣的侄兒也不過是粗人一個,跟了他四伯父幾年也沒見多大進展。倒是皇上的阿哥們個個文武雙全,現在連十七阿哥也能文能武了。”康熙聽到此話,滿臉遮不住的高興“哈哈哈,靖海候謙虛了。”當然這裏有人羨慕,也有人嫉妒。

“我倒忘了,皇十三子此行帶了明珠家的孫兒。他越來越像他阿瑪,納蘭容若了。”康熙憋到站在十三身側的,白衣男子,臉上掛滿懷念。回憶的畫麵柔如打翻的陳年老酒,緩緩向外傾,香醇濃鬱。他兒時的朋友,玩伴,他們倆人好過,鬧過,恨過,打過,和好過,但現在一切隨風而散。真是天妒英才,友人早早離世,獨留他一人孤獨又寂寞。

“兒臣參見皇阿瑪。”十三見到突然而至的皇阿瑪,和各位大臣們,便行禮問安,隨即跪了一地的人。

“都起來吧。”康熙笑看著十三,向來他老人家是寵十三的。他對小十七招了招手,十七便跑向他。“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呢?剛才朕聽你們在唱曲兒,那曲兒煞是好聽,那曲兒出自何處?”

十七恭恭敬敬的回著:“回皇阿瑪,兒臣也不知,是瑾瑤唱的。”他忙轉過頭看向我說:“瑾瑤你可知道那是出自何處?”

我忙跪下回話:“回萬歲爺,奴才隻是聽位老人家唱過,但出自何處,奴才並不知曉。”我完全注意到一群臣子中,有人眉頭微皺,疑惑的看了我一眼。最後我們應了皇上的旨意,為他再唱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