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明州知府,蕭縣令,小霸王)終於被推翻了,人民從此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不到兩個月,朝廷就派來了一位新縣令,雖然說這個縣令沒有什麼大的建樹,但是他在職期間,也還算是盡忠職守,百姓也得以安居樂業。當然,這已然是後話了。
“政治”問題解決了,經濟問題卻接踵而來。小霸王事件過後,經不住伊大叔一家盛情的邀請(當然,也有小小的一點原因是不想再與那些可愛的小魚兒“再續前緣”了),我留在了酒樓。而巧姐和啞哥,經過再三權衡,也服從了“人往高處走”的古訓,留了下來。這樣,酒樓又多了三張嘴,人民的溫飽問題成了當下的主要問題。由於許久未開業,酒樓的信譽度和知名度都有所下降,試著開了幾天,結果是門可羅雀,讓人大失所望。大家坐在一起研究了很久,最後我拍板決定---停業整頓!
明州是海邊城市,海產品自然是首選,可是這裏的菜式卻不多。我決定就從這一點著手。首先,大家齊心合力重新裝修了一遍酒樓(主要原因是請不起別人)。然後,我讓巧姐與啞哥作采購員,與漁村的人定下了長期的合作方案,由他們提供海產品外加送貨,我們負責付錢。當然,購買第一批貨的錢是從牙縫裏擠出來了的,大家吃了好長時間的清水白菜。最後,就是菜了。我的菜譜這時發揮了重大作用,當然,也是大胡子的廚藝高。因為人手不夠,巧姐和伊嬸也充當了副廚。
地利,人和都具備了,就差天時了。很快,機會來了。就在欽差胡大人離開後的第一個月零是一天,新縣令吳不平(這名字!)走馬上任了。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我管不著。我隻知道,別說縣令,皇帝老兒也要吃飯啊。
新縣令上任後,我就讓小虎每天去給新縣令送一份點心,一份小菜,今天桂花糕,明天西湖醋魚的,美其名曰感謝他為百姓做出的貢獻,隻不過在送餐的籃子上用大字寫著“多福酒樓”而已。沒想到這個縣令還真是個認吃的主,點心到了,他二話不說就收下了,就是不知道他吃之前是否先用銀針試試有沒有毒。七天後,小虎又送去了點心,隻不過這籃子裏多了一副請帖,寫明多福酒樓明日開業,邀請新縣令捧場,吃人的嘴短,他自然爽快的答應了。
有了縣令的應答,事情就簡單多了,當天,大家就一起上街,把多福酒樓第二日重新開業,連縣令也要來捧場的消息傳了出去,雖然這裏沒有電話等現代化通訊手段,但消息傳播的速度還是驚人的,第二天一大早,遠遠近近的人就陸陸續續的來了,大快晌午的時候,就已經裏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了。在這個沒有什麼娛樂節目的時代,看熱鬧就是一種極大的享受了。
進店有禮,凡是當天進入酒樓的顧客都免費得到了一份泡菜,正宗的韓國辣白菜,這個是我最拿手的。光吃鹹菜也不行啊,但重頭戲人物還沒來呢,所以又免費送了大家一份果汁,當然沒有榨汁機榨得好,是我用石頭和棍子砸出來的,不過既天然又原始啊。知道快中午的時候,縣令大人才坐著轎子,慢悠悠的來了。看到這麼多人,他倒是嚇了一跳。
我趕緊讓小虎放起了鞭炮,然後和伊大叔把縣令迎了進來。
“吳縣令(怎麼這麼別扭),請,您能光臨小店,真是讓小店蓬蓽生輝啊!”伊大叔恭維道。
“啊,哈哈哈,貴店的東西確實好吃啊。今天又有什麼新的花樣啊?”當然好吃啊,那都是我們的血汗哪!
“縣令大人請坐,稍後就會上菜。”我把他引到二樓正中的位置坐下。
“這位是?”吳縣令用眼神瞟了瞟我。對啊,我是誰啊?
“是我們家大小姐。”伊大叔答的倒順。等等,什麼大小姐,我怎麼不知道。不過現在我也沒辦法反駁,隻好笑了笑,然後走到了事先準備好的小方桌後麵。所有人的視線都跟著吳縣令移到我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