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又回想起那位朋友發的信息,發現了一個對我們來說致命的缺陷——生活節奏。
現代人生活節奏過快,這一點我感同身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你擠,總是有的。”可我發現,現在人們把水擠兌得太過分了,以至於海綿都幹了,一時讓人不知所措。別誤會,我並不是質疑魯迅先生的理論,惜時如金,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做的。
但是,看看窗外,車水馬龍,人們急匆匆的,誰的臉上都沒有一絲笑意。我偶爾走在路上,碰見一些鄰裏,便同他們打招呼,他們隻是僵直地點點頭,嘴角揚起想笑又不想笑的弧度。
真是尷尬至極。
我呢?我自己也一樣,每早幾乎睡不醒,爬起來飛快地收拾完,在路上一邊啃麵包還一邊背幾個單詞。有休息的時間,全身投入於工作與學習,有時我想讀幾頁書,也沒什麼時間。即使到了雙休日,也總有事要做,仿佛眨眼功夫,時間就過去了。時間真是不夠用。這麼一想,人們神情甚至感情麻木也情有可原了。
那就是因為,我們走的太快了。我們不甘落後別人,於是我們拚命的走,最終,我們都走在了時間的前麵。在巨大的壓迫感麵前,也幾乎沒人笑得起來。在擠公交,擠地鐵的同時,唯一的放縱就是抱起了手機,於是感情麻木不仁,無法感受身邊的人與事,感受身邊的一切。
這麼說來,那些犯罪的人好像也就說的通了。做官的,做買賣的,搞研究的,看著別人卓越的成績,就急了,以為自己落下了,急功近利,想一步登天,於是各種手段就耍出來了。結果最後的結局,人財俱空。
普通人呢?也著急。於是亂丟垃圾,闖紅燈,插隊等現象層出不窮。父母給孩子報這個輔導班,做那套習題,孩子不知一急便說教,將學習的興趣完全扼殺。其實那麼一點兒時間又夠做什麼事呢?好像原本甘甜的果子,急著摘下來,就是苦澀的。
人們不是自願要放快節奏,而是他們自己的節奏讓他們不得不走的很快,仿佛後麵有狼在追趕。
慢點兒,慢點兒吧。慢慢的走,慢慢的感受。
慢點兒,慢點兒吧。慢慢地做,慢慢地感悟。
讓時間慢一點兒,讓我們一起,在一個黃昏的午後,慢慢地思考,生活就豁然開朗了。
其實這樣也不比別人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