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線索(2 / 2)

話又說回來,這間廟並沒有采用最常見的兩簷一層結構,而是樸實一層土瓦配上一根穿出牆外的橫梁,這樣結構的建築,根本談不上規模。

“廟門前怎麼又兩杆旗,是做什麼的?”一旁婉君問我道。

“挑門旗。凡是供奉動物成仙的廟,廟門口都會有兩杆這樣旗,隻是有這麼高這麼大的,還真是很少見。”我說著靠近廟門,往內窺視一眼,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清楚。

從倫理上說,供奉狐仙有違人道,但是千百年來農民接觸的狐鬼軼事遠比看到的佛祖顯靈要多,比起信佛信道,村民願意信狐仙的反倒是大多數。

“進去看看吧,看看供奉的到底是怎麼一個狐仙。”我征求婉君的同意。

見婉君點頭後,我用力一推廟門,門也隨之應聲打開,一縷陽光投入廟內,眼見廟中的紅燭燃氣,正前方的座台上白煙盤旋,頗有仙感。

也不知道是誰裝修的狐仙廟,小手段倒是用了不少。

廟外看這廟也就十來平的樣子,入門後卻覺得寬敞許多,仔細再看四麵牆壁,每一麵牆壁都略略凹進去一些,配合著門外投射進來的陽光形成陰影,空間感真有大幅度的提升。

至於自燃的蠟燭,到沒什麼好驚訝的。無非是在拉住的蠟撚上混入一些磷粉,開門瞬間的空氣流動,讓磷發生自燃,所以有那麼一瞬間蠟燭的火焰是淡淡發綠的。

先不說這些小機關設置的精巧不精巧,總之來這樣一出,配合上正麵看著的狐仙像,確實有種讓人畏服的感覺。

仔細看狐仙像,眼前這尊神像看跟想象中不大一樣。

我以前也見過狐仙像,狐仙像的樣貌大多顯得猙獰,呲牙咧嘴不說,有的甚至嘴裏還要叼著點牲畜什麼的,除卻身體似人之外,其他的地方還是跟狐狸一樣。

但是眼前這尊狐仙像卻雕刻的嫋嫋婷婷,更重要的是它麵頰還掛著一紅蓋頭,如似是要出嫁的新娘一般。

婉君在狐仙廟內繞轉一圈,不管視覺上廟看著大多少,實際上還是那麼十來平米,也沒什麼值得看。

連著繞看兩圈,婉君實在覺得沒有意思,就走去門口:“你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我本來對這間廟沒什麼興趣,也就是蔣參的父親那麼一說,再加上鄰居老太的添油加醋,才想著到這裏好歹轉上一圈,或許能有收獲。

一開始進廟,除了覺得廟內設置有些奇怪之外,也沒有多留神。

可就在剛剛婉君出門前的那一刻,我看到供桌上的香爐之下,鋪墊的原來不是綠色的墊子,而是一張鮮嫩的荷葉。

事情巧,不能巧到這份上。

蔣參胃裏的荷葉和紅土都跟這座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難不成蔣參就是在這裏被強逼著吞下千人膽的?又或者他是心甘情願在狐仙像前吞下去的。

如果我的推斷還有幾分道理,那為什麼這裏會有一顆千人膽呢?要知道千人膽可不是尋常的東西,現代人想要仿製也不可能做的出來。

心裏正嘀咕著,我的眼睛落在狐仙像的頭部。

為什麼要給一尊敬扣的仙像蓋上紅蓋頭呢?這做法可說不上尊敬,甚至有一定侮辱的意思。

古來神像都不能頭蒙紅布,隻能將紅布係在脖領的位置,這不是規矩,而是講究。

紅布,蓋頭,看不見......

我凝眉盯看著狐仙像,猛的起身太腳踩在供桌之上,手一把拉住紅色的蓋頭,用力向下猛的一拽。

入目赫然是尖嘴咧齒的狐狸模樣,隻是它的額頭位置顯然空凹著一部分。

若是我沒猜錯,這地方原本應該是鑲嵌著一顆千人膽的,而這紅布正是為了掩蓋千人膽丟失而遮蓋上去的。

我心中又喜又驚。喜是找到了千人膽的來源,驚是蔣參很可能是偷千人膽的人。

正尋思著蔣參偷取千人膽的可能性,卻是聽婉君匆匆回到廟內,將廟門緊緊的關上。

“我看我們惹下大禍了。”婉君說著還往廟外看去一眼。

“怎麼了?”聽門外吵吵嚷嚷的,似乎來了不少的人。

我從供桌上跳下來,幾步來到婉君身邊,順著門縫往外開,卻是見幾十號村民手裏拿著釘耙和鐮刀等農具,而在其中兩人則拖拽著渾身是傷的蔣參父親,扔在廟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