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1)

在一個叫做三天縣的小縣城裏有間客棧,名叫三號客棧。

孫三是三號客棧的老板,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姓孫,單字一個三。當然也有人問過孫三,為啥取名叫孫三?

然而每次孫三被問起的時候,他都是微笑著搖搖頭,並不說話,久而久之人們就開始胡亂猜測起來。有人猜測:“老孫可能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叫孫三”。

也有人說:“孫三的爸媽可能是文盲,家裏也沒有文化人,所以取名孫三”。

甚至更有人猜測:“孫三可能是個假名字吧”?

“不可能吧,看孫三老實巴結的不可能是通緝犯什麼的吧”?

究竟是什麼原因,誰也不知道。各種猜測各種版本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孫三也不生氣,從來沒有說過什麼,任由大家怎麼去猜、去說。時間久了,人們把這事也就自然淡忘了,歲數大點的叫他三弟,小點的喊他三哥,當然年紀再小的就喊三叔。

孫三來到三天縣有些年頭了,這算起來得有七八年了。那時候的三天縣還是一個落後的小縣城,孫三隻身一人來到這裏買下了這個旅社,並改名三號客棧。在這個滿大街的酒店、賓館、旅社縣城,客棧是這麼顯眼。不過呢,時間長了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說起這孫三來,大家對他那可是三分敬意,七分懼意。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事還要從頭開始講,也就是孫三剛來到三天縣的那一年。

那一年縣上來了個人叫錢文林,剛結完婚帶著老婆來看望他外婆,約莫三十出頭的樣子,他外婆家住在三天縣的一個村子裏,農村晚上黑的早,也沒有什麼夜生活,村裏的人晚上基本不怎麼出門,一家人早早的吃完飯就躺下睡覺,晚上就出奇的安靜,偶爾會傳來幾天雞鳴狗吠的聲音,在農村漆黑寂靜的夜晚,聲音特別的明顯。

但是經常也會在夜裏聽到淒涼而又奇詭的叫聲,像是有人在低低地啜泣和哀嚎,遇到這種情況大家都心照不宣,就更少在夜裏出門了。

錢文林晚上聽到這種叫聲覺得很詫異,一早起來就問人那是什麼在叫,大家就說,想知道啊,就半夜戴個鬥笠,在路邊看看就知道啦,但是你肯定會被你看到的東西嚇住的。

小夥子明白村裏人說的是有不幹淨的東西,但是年輕氣盛覺得都啥時代了還信這個玩意兒,就跟老婆說他非得去看看是什麼晚上這麼吵人。老婆也沒勸住,小夥子晚上就戴著個鬥笠出去了。

鬥笠,用來分離東西的,交叉的竹條間有小小的縫隙,在當地農村認為透過這個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膽大的可以試試。天黑盡,小夥子邁著輕快地步伐就出去了,他朝著那聲音的方向越走越遠,越走夜越深。夜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很深了,找了個田埂小岔道戴著鬥笠蹲在那決定看個究竟。夜太黑了,也越來越涼。

他蹲著覺得那個聲音在向他靠近,而且越近就叫的越大聲越淒涼,小夥子心裏發毛的慌,覺得有說不出的恐懼,那絕對不是動物的聲音……他拔腿就朝家沒命似地飛奔,但清晰地感覺的有個東西在向他追來,越追越近.....

他奔進村子使勁敲門,但他老婆冷冷的說:你不是去看個究竟嗎,就在外麵看清楚吧。老婆這不是還因為這件事在氣頭上嗎,根本就不給他開門。他使勁沒命似的敲門。老人家知道這事的嚴重性,疾步開了門放進這個嚇得不輕跑的精疲力盡的外孫子。剛關上門,他們聽到門上傳來什麼東西抓門的聲音和一陣怪叫聲,嚇到他們直往屋裏躲,那個聲音還久久不離去。直到第二天早上太陽升的老高,他們才一起出去,你猜怎麼著,門上清晰地看到有帶血的深深地指印。

第二天這錢文林就病倒了,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渾身哆嗦著。他外婆和他老婆知道他這是撞邪了,被東西纏上身子了,急的團團轉,這可真是像熱鍋上的螞蟻,連忙請了隔壁村的老先生過來。

這位老先生姓趙,在這十裏八村很有名氣,為啥呢?這為趙老先生可不簡單,年輕時在外闖蕩,雖然沒混的風生水起,但是卻拜了一位道士為師,學的一手驅鬼叫魂的本事,這附近有事大家都去找他來解決。

趙老先生被請到家裏,看打躺在床上的錢文林不禁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