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講究建議的語言藝術(2 / 2)

(5)趁上司高興時提建議

人,在高興的時候,往往會很容易接受意見,娛樂是上司難得的放鬆機會。在娛樂中趁上司心情好時提建議,更容易為上司所接受。此時,你可采取潛移默化傳輸思想的方式,也可以運用借題發揮巧妙引申的方法,但要注意,一定不要使上司感到掃興。現代心理學證明:人在情緒不佳、心有憂懼等低落狀態下較之平常,更容易悲觀失望、思維遲鈍且惰於思考,情感波動大並易產生過激行為。上司也是人,也無法擺脫上述思維規律的影響,這就提醒我們,一定不要在上司情緒不佳時進言;同時,也啟示我們,在上司心緒高漲、比較興奮時提出建議則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6)用請教的方式進諫

想要別人接受你的想法,首先就要試著接受別人。向上司請教是種進諫的方式。向上司請教,有利於找出你們的共同點,這種共同點,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們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有經驗的說服者,他們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對方的情況,並善於利用這點已知情況,作為“根據地”、“立足點”。然後,在與對方接觸中,首先求同,隨著共同的東西的增多,雙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親近,從而消除疑慮和戒心,使對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觀點和建議。下屬在提出建議之前,先請教一下自己的上司,就是要尋找談話的共同點,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礎。如果你提的是補充性建議,那就要首先從明確肯定上司的大框架開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見,作一些枝節性或局部性的改動和補充,以使上司的方案或觀點更為完善,更有說服力,更能有效地執行。請教會增強上司對下屬的信任感。當你用誠懇的態度來進行彼此的溝通時,上司會逐漸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兒、你對上司不尊重等這些猜測,逐漸了解你的動機,開始恢複對你的信任。社會心理學家們認為,信任是人際溝通的“過濾器”。隻有對方信任你,才會理解你良好的動機,否則,如果對方不信任你,即使你提出建議的動機是良好的,也會經過“不信任”的“過濾”作用而變成其他的東西。

(7)意見不被接受,不要怕丟麵子

有一項調查中,提出這樣的問題:“影響您對單位工作提出建議或意見的原因是什麼?”結果回答“提了沒用,上司不重視”的人數最多,占到48%。而且,年齡越低,越傾向於選擇這一答案。“提了沒用,上司不重視”,其中當然有上司本身的原因。但是,作為下屬也不能要求上司對下屬無論提什麼意見或建議都得采納,更不要因為自己的意見不被接受耿耿於懷。試想,如果上司凡事都聽下屬的,那麼還要他這個上司幹什麼?再想,大家提的建議或意見,五花八門,眾口難調,他該聽誰的呢?他隻能根據實際情況接受或采納一部分,而不被采納的可能是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