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卌四章 無奈回宮(下)(1 / 2)

古今災變哪有常,成湯旱魁堯洪水。

夜幕已至,燈火初升。

站在屋門前,我由瑾琉扶著,閉目沉思,因為水災,這裏濕氣很大,耳邊處處都是蟲鳴,惹得人甚是厭煩。

“下官,參見娘娘。”

我微微睜眼,“免了吧,我也隻是出來隨意出來遊玩罷了,你不必與我這般在意禮節。倒是你,好好兒的綢緞莊不開,怎麼跑到這地方來做縣太爺了?”

“受了滄州知府的再三邀請,當了興濟的縣令,豈知去年被調到這兒來了。”

“再三邀請?”我不禁侃笑,“你這架子倒是挺大呀,為何不見娽儀?”

“年初這裏受了水患,我便讓她先回興濟了,免得在這兒受了寒。”

想不到這個鄔靖辭倒是還挺在意娽儀,“行了,水患之事我明日會全權處理,你先回去寫份奏折,請求朝廷撥款賑災,想必過幾日知府那邊,便會叫人下來派糧,至於你的奏折,明兒早上拿給瑾琉便是了。”

“是。”

見鄔靖辭走了,我便也進了屋,才聞瑾琉調侃,“說來也不過就是幾年前見過一麵,沒想到這個鄔靖辭還記得夫人的麵貌。”

“他敢不記得?”

而今有了朝廷允諾的災款與濟糧,縣衙便也無需再像往常那樣省吃儉用,自然也願開倉賑災。翌日晌午,我便與鄔靖辭在米店旁施粥了,似乎是因提前了一日,總聞百姓對鄔靖辭讚不絕口。

直至朝廷的災款與濟糧送來,新建縣便徹底死而複生,縣衙分發了米糧與銀子,家家戶戶都有了災後重生的念頭。

豈知當街道上衣衫襤褸的窮苦人少之又少時,一場瓢潑大雨又澆滅了絕處逢生的喜悅,這個地方並不靠江海,街道上的積水若不排出,新建早晚會變成一座死城。

站在屋前的長廊裏,許是與祐樘呆得久了,看著這場雨漸漸由小轉大,地上的水慢慢高漲,總不免有些憂心。

我來新建已經半個月了,在此期間我是親眼見著百姓由愁眉苦臉轉為喜笑顏開,而今當真是天要亡人!

“夫人!”瑾琉神色匆匆,“奴婢聽聞平江伯陳銳和金輔連日來隻守不攻,似乎畏敵,前幾日還讓火篩打得落花流水,而今殘兵敗將,已被皇上召回京,皇上派了保國公朱暉與扶安前去代替他們,還增兵支援遊擊將軍張俊,抗擊火篩。”

“這個平江伯,怎的就這麼不中用,隻守不攻,如何才能讓火篩退至關外!”

遊擊將軍張俊我倒是聽說過,前些日子火篩大舉入侵大同左衛,便是由此人帶兵擊退的,隻怪陳銳,我竟讓祐樘用錯了人,這種將領,平日裏高舉旗幟喊著要上陣殺敵,一到關鍵時刻便同老鼠一般怕這個怕那個!

莫不是王越死了,朝中便再無可用之人了!

“知道了,叫鄔靖辭過來。”

“是。”

鄔靖辭仍是與我見外,躬身福了一禮,“夫人。”

我並未看向他,依舊是凝著長廊外的雨,“這場雨,你覺得何時會停?”

“若依從前的情況,這雨,最早也需得到明晚才會停。”

“明晚?”我這便側過身看著他,目中淨是不可思議,“你說最早也需得到明晚?那你還不如叫百姓全部都離開這裏,別處安家算了!”

“此事我也在想法子,城外有條河通往京杭大運河,我本是想將水引到那裏,可惜這裏地勢太低,水流不出去。”

我來時確是見著了那條河,水位也高得很,即便可以將水引出,也決不能引去那裏,誰知道日後會不會像現在這樣,下一場大雨。到時新建依舊逃不了大水的覆沒,除非地勢相反。

若是在城西鑿一條河通向京杭大運河,那結果會如何呢?

“有些事情,你考慮得太過片麵了,你既是想將水引出去,為何不在地勢最低的地方鑿一條水渠?我聽說新建城南一百裏外是一條通向京杭大運河的江河,若是在城西鑿一條水渠,與那條河相接,那麼便是日後再遇上大雨,也無後顧之憂了。”

“這個法子我早前便想過了,可畢竟一百裏的工程太過浩大,便也斷了這念頭。”

“一百裏還算不了什麼,朝廷派了米糧下來可不是叫你們閑著享受的,怎麼說也得做些事情才對,至於人手,我會叫知府派人下來的,等雨停了,你便叫城裏的男丁隨你去城西鑿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