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要尊重學生(1 / 2)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講關於教師尊重學生的重要性:“我想告訴你,年輕的朋友,一個極其簡單而又極其複雜的教育秘訣。這個秘訣,對於熱愛兒童的教師來說很容易掌握,而對於鐵石心腸的人卻是根本無法理解的。這個秘訣就是:隻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

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尤其要尊重“問題生”,讓他們感受到尊重的力量與溫暖,這樣他們就會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變自己。

人人都有自尊心,對學生來說,其成長與自我發展,都是自尊心在支配著,學生的自尊心一般很脆弱,易受傷害。

而一旦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就容易產生別人在否定自己的錯覺,從而就會變得消極,前進的勇氣和熱情也會逐漸消失,甚至會造成可怕的心理變態,所以,教師平時在教育教學中,要平等地看待學生,溝通要以平等的姿態,盡可能地尊重學生。

學生之所以感受不到教師的愛,其中很大方麵的原因是教師對學生不尊重。

尊重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種愛,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

要建立和諧師生關係,尊重就是前提。

尊重學生的人格,是對學生尊重的本質。

特別是對待落後、犯錯誤的學生,教師可以批評,甚至語氣嚴厲一點都行,但絕對不要采用譏諷、嘲笑、辱罵、體罰及使學生當眾出醜等侮辱學生的做法。

學生正值花季,正是需要嗬護的時候,所以,教師要盡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對學生尊重包含著對他們隱私的尊重。

如有的學生出於對教師的信任,把不願對家長說的心裏話告訴給了教師,如果教師連想都不想就把它轉告給家長或他人,那麼必然會傷害學生,從而導致學生不再信任老師,甚至會產生對教師怨恨的不良情緒。

尊重學生還要把握公平原則。

不可偏心,要一視同仁,不管是好的學生、差的學生,好看的學生、不好看的學生,男生、女生,家庭好與不好的學生,教師都要對他們重視,付出同樣的愛,同樣的尊重,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是公正無私的。

那麼,老師在教學中該怎樣去尊重學生呢?

(1)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經常會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很多教師也都熟知“多表揚少批評”的教育原則。

但教師應該懂得,並非所有的表揚都是好的,都值得提倡。

以前的“應試教育”,教師表揚的也並不少,但大部分都隻是表揚那些成績好、分數高的學生,這樣的表揚標準是極其狹隘的,也是非常有害的,隻會產生被愛因斯坦所否定的那種“自私的欲望”和“個人好勝心”,隻會產生書呆子和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

所以,素質教育要有效地貫徹落實,教師就要改變表揚的評價標準,應當鼓勵和表揚學生的自尊心,鼓勵和表揚他們的高尚品格,鼓勵和表揚他們的勇氣和創新精神。

讓它真正成為推動學生自己提高素質的“建設性力量”。

(2)寬容對待學生的錯誤

當學生犯了錯誤,他們的自尊心就會下降。

這個時候,教師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並保護其自尊心,就特別重要,這裏麵也包含著很多藝術和技巧。

這要求教師權衡利弊,采取那些非常有藝術性的既能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又保護了其自尊心的措施。

所以,教師要擁有寬大的胸懷,切忌橫加指責,對學生的羞愧心萬不可抹殺否定,要相信學生有知錯就改的能力。

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要草率行事,不要看到或聽說學生犯錯就心煩,就來氣,這個時候要使自己保持冷靜,不要讓負麵的情緒影響了你的判斷。

學生一般都不會故意犯錯,犯錯後,情緒一般都不是太穩定,容易衝動。

所以,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冷靜下來,把那些負麵的情緒先降溫,當調整好情緒後,再作了解,再作分析,再作處理。

其實,學生犯了錯,隻要教師寬恕和包容他一些,尊重他的人格尊嚴,讓他有改正缺點和錯誤的機會,那麼相信他絕對會知錯就改,一步一步地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