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讓學生愛聽你說話(1 / 3)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口才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出來,好口才越來越被認為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能力。

良好的語言表達成了一個人才華的直觀體現。

一個人想要有好口才,不僅需要淵博的知識,還要一專多能,擅長某一專業領域並長期專注,這不僅可以比別人“更有話語權”、“發言更有深度”,也可以比較好地提高對於一般知識的理解能力,說起話來,自然有板有眼,口若懸河,宜深宜淺,張弛有度。

從口才構成要素來看,所謂口才,它實際上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環境下,帶著某種特定的交際需要和達到某種特定的交際目的,積極調動和運用多種主客觀因素的一種綜合語言能力。

它要求說話人的口、耳、目、舌、身和知、情、意、行,“言”“行”一致,除了口齒清晰、肢體語言運用恰當外,還必須具備品德、才華、知識等多方麵的修養。

就職業而言,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需要口才:對政治家和外交家來說,伶牙俐齒、能言善辯是基本的職業素質;商業工作者要推銷產品,企業家經營管理企業,都需要口才。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口才天賦的人能把平淡無奇的話題講得津津有味,而口笨嘴拙的人能把津津有味的故事講得索然無味、了無生趣。

同樣的建議,口才好的人一說就通過了,而口才不好的人即使說很多次還是無法獲得通過。

作為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課堂上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教師交流思想、傳授知識的工具,是知識信息的載體,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授課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果。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正如教育大師所言,“語言修養”是教師達到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表達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能打開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潛力,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而老師也樂在其中,從而達到師生雙贏的效果。

教師要通過語言傳道授業解惑,所以教師的語言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尤為重要。

比如,形象的語言,能喚醒學生“沉睡”的思維,能將“死”知識變為學生易於理解的“活”知識;具有情感的語言,能感染學生,使之如沐春風,陶冶情操;生動、幽默的語言,能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寓教於樂,讓學生聽了便“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使教材化難為易,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那麼如何提高教師口才修養呢?

(1)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人際交往、日常生活都很重要。

口才對於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的要求主要表現在說話人對自己的心理控製能力,首先要求說話人情緒穩定,還有各方麵綜合氣質,有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性格。

從交際心理學角度來講,就是要求說話人具有良好的自信意識、吸引意識、反饋意識和良好的統攝全局、克己適彼、欲達則速、引而不發的心理狀態。

對於初登講台的新教師來講,主要是以消除緊張、戰勝怯場為目的。

有道是:“練說先練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