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南懷瑾,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 聖吉曾這樣評論道:“南師的種種成就,似乎不可能的出現在了一個人身上。美國駐中國的一名官員曾告訴過我,按照傳統,中國皇帝的顧問必須是集一切文化於一身的大師級人物,這位官員說,南師可能是符合這種傳統的最後一人了。”南懷瑾是中華幾千年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對諸子百家、拳術劍道、文學書法、詩詞曲賦、醫藥卜算、天文曆法等都有研究,並深得其精髓,被人們尊稱為宗教家、哲學家、佛學大師和國學大師。
無論是李叔同還是南懷瑾,他們之所以讓世人敬仰,是因為他們無論身處紅塵還是心皈佛門,他們都以律嚴身、精研佛典、弘揚佛法,給世人留下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們用六尺之軀去度量人生,用百年歲月去審視靈魂,將悟得的生命真理,化作真誠質樸的佛心慧語。
在本書中,李叔同教誨我們在塵世中要時常低下頭,審視自身,關注久被遺忘的真實性靈。而南懷瑾卻叮囑我們要在繁華中抬頭環視,尋覓最和諧的應事接物之道,以使靈魂得到安度。無論是做人的尺度、做事的心態,還是交際的態度、說話的技巧,我們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大師對這些問題的主張和看法。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麼李叔同和南懷瑾便是此中的功德圓滿者。讀李叔同、悟南懷瑾,即是修行的捷徑。翻開本書,讓我們在大師的諄諄叮嚀中,完成身心的修行,成就菩提(覺悟)之道。
編者謹識2011 年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