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勁兒的人,總是幸福的
前幾天接受一個采訪的時候,對方問,你周圍的朋友對你形容的最多的是什麼?
我想了想,回答:“瘋子。”回答完很開心地咧嘴笑了。
他們以為我在開玩笑,可我說的是實話。
瘋子,這確實是我聽到的除了“她很牛逼”這類冠冕堂皇的語言之外最多也最真實的形容。
從最初家人的咆哮:“你瘋了嗎?”好友們的擔憂神色:“你瘋了嗎?”旁人的驚訝:“她發瘋了。”
到後來,家人的沉默,好友的搖頭歎息,“這個瘋婆子”,旁人的評論“她簡直瘋了。”
我已經記不清我聽到過多少次這個詞語,但我還記得最初聽到時,這兩個字就像一根倒刺紮入手指一般,雖然沒讓你流血受傷,卻總是隱隱作痛,提醒著你它的存在。
在我成長的歲月裏,是從何時起,身邊的人開始把我當成個瘋子呢?
是從上小學的我平淡地對爸媽說“沒有感情了就趁早離婚吧,不用考慮我”的時候?
是從大學裏每天打四份工都沒有時間逛街、聚餐、約會的時候?
是從一個人背個小包去那些鳥不拉屎、犄角旮旯的地方的時候?
是從沒日沒夜學英語,拚命申請國外大學,拿到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ofer卻最終沒有去的時候?
是讀了那麼多年書突然宣布我不找工作,我要自己開公司的時候?
是好不容易幹到看到風生水起的苗頭又突然宣布我不幹了,我要開店的時候?
似乎都有,從來沒有間斷過。
總的來說,這幾年可以概括為:
進了五次西藏,走遍了全國,寫了本不像遊記的遊記;拿了一些國際獎項;決定出國,花一年時間準備材料,拚老命考了780分的GMAT,被哈佛和劍橋錄取,最終沒去;四年本科攢了十幾萬得以讓自己可以做些小打小鬧的創業;做過一個服裝工作室,最終沒做下去;成立了自己的網絡公司,做得還算不錯;轉讓了自己的公司,出國了8個月,走了7個國家去學習手藝,回國開了沙拉店;做的過程中遇到無數合作方、投資者和市場上湧動的熱錢,麵對金錢的誘惑也曾動搖過,最終還是搖搖頭咬牙自己挺了下來,截止到出這本書的大半年,開起了四家米有沙拉,還有五家在全國各地籌備;而在遇到徐小平老師後,他的一句“你會是salad queen,你絕對值你說的這個價”又改變了我的一些選擇。這中間我哭得不少,六成因為壓力,三成因為孤獨,一成因為被騙。
我就這麼折騰著,忙的時候像一隻昏昏欲睡的陀螺,但是仍被各種事物抽得團團轉,閑的時候優哉遊哉地背個小包到處旅行,任由你是不是失事航空,時間竟也快得如同一場一直下著的傾盆大雨,無知無覺。
我像是一個逆著人群走的孩子,中間不斷有人試圖把我拉回正軌,拉回大家覺得對的方向,我卻始終不從,因為我總想著有一天,可以驕傲地對他們說:“你看吧!”
我也不是沒有質疑過自己,但其實堅持,無非就是一件事:別回頭。
別回頭,你以為的絕路,走下去便是坦途。
在每一個快要放棄的關口上,往往是這種不計對錯、不計後果、不計得失的姿態在起著作用,支撐著我相信這條路是對的。
每當我遇到出色的同輩人,我都有種“我還差得好遠”的緊迫感,然後為自己的止步不前而羞愧。我有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學識和積澱,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智商和情商,如果再不拿出不普通的努力和勇氣,拿什麼去指望做一個不普通的自己?
我見過很多有心勁兒的人,他們身上如同會發光一般,讓你感受到被照耀。那股心勁兒,讓他們對生命,對如何存在充滿一腔熱血,於是眼中有路,心中有光,闖闖蕩蕩,不知疲倦,一直錯到對。
而我,也想做一個這樣有心勁兒的人,不為彼岸隻為海,跌跌撞撞錯到對。因為這樣的人,總是幸福的。
最後,我願更加勤奮,想象美好終點,卻為一路歡喜。共勉。
此書,謹獻給在我這些年折騰的過程中雖然有過不解,但最終包容我,接納我的親人和朋友們,還有從相識就對我做的任何事無限支持的梁先生。謝謝你讓我可以勇敢並大踏步地向前走,因為你讓我知道,哪怕前方再多溺死我的時刻,你也會陪我一起在水底看水麵上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