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對夫妻的努力沒有得到結果,這個少年不僅不愛上學,反而偷錢越來越厲害,成千上萬的營業款也敢拿。而陳先生也發覺兒子越來越反常,不管兒子偷多少錢,出去半天就花完,想追回來根本不可能。終於,陳先生忍不住了,動手修理少年。而陳太太卻毫無原則的擔護兒子。為此,這對夫妻開始發生口角。
少年仍然沒有得到教訓,終於一次,他翻開門店的保險櫃,拿走了裏麵的五萬塊錢。而當陳先生追問時,他又死不承認。陳先生氣急,要打他,陳太太阻攔,陳先生要報案,陳太太又不讓,他們夫妻又發生了激烈衝突。
陳先生盛怒之下說出心中的疑惑,他認為這個少年不是他們的兒子,這個少年是冒牌的,他要去血檢中心再次化驗,他懷疑上次的化驗結果也是偽造的。
陳太太極力勸阻,她認為這樣做會失信於兒子。她不相信上次的結果是錯誤的,或者說她不想再失去這個兒子,她已經對這個兒子產生了濃厚感情,那是幾年來累積的無私母愛。
最終,這個少年自動離開了這個家,他把媽媽的金銀首飾還有家裏其他值錢東西都席卷一空。臨走時少年給媽媽留下一份信,說對不起,他不得不這樣做,說他愛媽媽,說他以後會償還給媽媽。
陳先生大怒,決定報案。陳太太還是百般坦護,不讓報案,並且,她還試圖再尋回兒子。就這樣,這對夫妻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兩人最終離婚,女兒選擇跟隨爸爸。
陳先生最終報案了。阜陽警方已經初步掌握幾起類似案件,這夥詐騙團夥利用丟失子女的家庭尋人心切,假裝幫人尋找丟失的人,想方設法騙取錢財。在其他類似案件裏,這夥騙子隻是騙取少量錢財,而在陳先生家裏他們前後騙取了近三十萬元。
這夥詐騙團夥是慣犯,利用丟失人口進行詐騙隻是他們的詐騙手法之一,他們還有更多詐騙方式,如易拉罐中大獎詐騙、黃銅充黃金詐騙、神醫治百病詐騙等等。
警方已經布控,準備抓捕這夥罪犯。但是這夥詐騙犯非常狡猾,從不在固定地方詐騙兩次以上,隻要詐騙得手,他們立即轉移地方,讓警方取證和抓捕非常困難。
想不到的是,就在警方準備抓捕時,這夥騙子內部發生了窩鬥,其中一人重傷了一位同夥,被警方抓了個現成。在審訊過程中,該嫌犯為了申請減刑,供出了他們犯罪團夥的其他犯罪行為。
警方立即收網,抓獲了詐騙團夥中的主要嫌犯,另有幾人逃脫,至今逍遙法外。在抓捕到的幾人中,就有那個到陳先生家實施詐騙的少年。審訊得知,該少年就是張鋒,因為他當時年齡不夠十八歲,又是從犯,所以警方從輕發落,勞教半年就放了他。
當這夥詐騙犯被抓捕歸案後,警方讓陳先生現場指證。陳先生一眼就認出了小詐騙犯張鋒,那個引誘他們夫妻入局的誌願者也是詐騙犯之一。陳先生給前妻打電話,告訴她原先那個少年就是詐騙犯,已經被警方抓捕了。可是,讓陳先生寒心的是,他前妻竟然到勞教所給那個小詐騙犯送錢送衣報,她真是腦子有病了,連真假兒子都不分了。
該詐騙團夥被警方重創後,沉寂了幾年,但是近期又有類似的詐騙案件發生,詐騙手法與當年的案件非常相似,隻是詐騙手段更高明,充分利用了手機網絡等高科技,警方懷疑是當年漏網的罪犯在重操舊業。
孩子丟失已經讓父母非常傷心了,而可惡的詐騙團夥竟然還利用父母尋找子女的急切心理實施詐騙錢財的勾當,真是喪盡天良!
常雨澤見到了案中的陳先生和他的女兒。
陳先生提供了少年張鋒到他家實施詐騙時的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少年長得瘦小,與現在的張鋒臉型比較接近,隻是兩人的眼神有點差別,少年的眼睛看起來防範意識明顯,有躲躲閃閃的意味,而成年張鋒的神情是熱情洋溢的,似乎他每天都是唱著“幸福生活”醒來。當然,張鋒現在已經長大成人,與他少年時的照片自然會有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