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將軍衝著君慕凜行了個揖禮:“殿下真的誤會了,那不過是小女兒家的小打小鬧罷了,並非像殿下說得那般嚴重。我郭家一生忠於東秦,雖然老頭子我歲數大了,可但凡東秦有難,我定當第一個衝上沙場,做東秦的先鋒!”
“哎喲可不好說這話,不好說這話!”君慕凜趕緊擺手:“東秦現在挺太平的,我這個理解能力也不是特別好,老將軍如此說話,真容易被我再誤會成您詛咒東秦又要打仗了。”
郭老將軍差點兒沒翻了白眼,這特麼是說什麼都不對了?
君慕凜雙臂環抱在身前,一臉的疑惑,“上門行刺被您硬生生說成是小女兒家的小打小鬧,那敢問老將軍,殺人都是小打小鬧,什麼才是大打大鬧啊?又或者照您這樣說,我那妹妹君靈犀跑到葉家去卸了你孫子的胳膊,也是小女兒家的小打小鬧啊!一個小姑娘鬧點小脾氣罷了,你們做什麼還想著報仇算帳的?更何況,廢了你孫子的人是嫡公主,還有四皇子,當然也還能算上一個我。這都是事實,那麼多人都看見了的,可你的孫女為何把這筆帳算到白家二小姐身上?這跟她有一文錢關係麼?你那孫女腦子是不是有坑?”
他越說越來氣,“我媳婦兒好好的在家裏待著,突然就被人闖進家門拔劍相向,你們郭家還給不給人活路了?老將軍,是不是隻有把東秦江山拱手相讓,才能解您心頭之恨?才會讓郭家覺得公平?”他說完,轉過身來問向一眾百姓——“本王也是沒辦法了,郭家咄咄逼人,手段凶殘,此事要想善了,看來隻能是由我們君家主動讓出皇位,東秦自此改朝換代,由郭家來坐這個天下,如此才能平息事端,也能保家國天下不受戰火侵襲,讓百姓安居樂業。你們看如何?你們願意接受這個現實嗎?”
百姓都聽懵了,“為什麼要改朝換代?現在的東秦挺好的,有九殿下執掌閻王殿查處貪官汙吏,更有十殿下出入邊關戰場保家衛國。郭老將軍是征戰半生,可是有輸有贏,聽說輸的時候也丟過東秦江山一角,到現在都沒收回來。這樣的軍功分明就是有汙點的,用這種有汙點的軍功來要挾君家天下,你們郭家是不是也太不要臉了?”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擺餛飩早點攤的小六子。他混在人群中,做一名普通的圍觀群眾,卻句句話都能說到點子上,字字誅到郭家人的心坎兒裏,十分得力。
除了小六子以外,點心鋪的小夥計也來了,幾家酒館也到了人,甚至還有許多唱戲的、要飯的,都趕集似地往郭將軍府集中而來。
那點心鋪的小夥計說:“原本不相信郭家要造反,可咱們雖然就是普通百姓,但也不是傻子,聽了這麼久終於聽明白了,原來郭家真是有不臣之心。”
“就是。”一個戲班子的人說,“縱女行凶,行刺的還是未來的尊王妃,郭家分明就是仗著自己功高蓋主,沒把皇族的人放在眼裏。”
“什麼功高蓋主啊,丟過江山國土的事,咱們可都還記得呢!”又有人將這個事情提了一遍,聽得郭老將軍一張老臉火辣辣地疼,就像被人抽著耳刮子,一下又一下。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北部有國名為北麗,是一個國土遼闊,且國民皆驍勇善戰的國家。其一直以來都覬覦東秦國土,特別是東北部幾個物產富饒的州府,更是被那北麗國視為囊中之物,每年都要進行幾次試探性的攻打。
終於有一次北麗國向東秦東北部發動了正式進攻,不到四十歲的郭將軍郭問天帶兵出征。卻沒想到,他敗了,敗得很慘,直接丟掉了一整個烏天府。
那是他征戰史上敗得最慘的一次,也是最抬不起頭來的一次,甚至他還負荊請罪,請求當時的皇帝賜他以死,以謝其罪。
但先帝念他勞苦功高,隻施以嚴懲,並沒有要了他的性命,更是又撥了他一部份兵馬,讓他戴罪立功,拿下了一個小國的番屬權。
自此,郭問天算是用一個番國的功績,將丟失烏天府的事情給遮掩過去,再加上皇上都不說什麼了,別人就也更沒必要討那個人嫌再多提此事。
隻是偶有言官還是會把這件事情說上一說,然而,那些言官無一例外,都在三兩年之後遭遇不測意外身亡,沒有一個人活到了如今。
事情過了四十多年,郭問天自以為已經不會再有人記得了,更不會有人知曉當年烏天府丟失的真相。那些參與了那件事情的人,都已經在歲月的長河中逐一逝去。四十多年之後,就隻剩他一人還依然活著。他曾以為這就是天意,這是老天爺都在偏幫他,於是他開始自欺欺人,選擇性地把那件事情給遺忘了去,以為自己真是軍功赫赫沒有敗績。卻沒想到,時隔四十多年,居然又有人把那件事情給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