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給你打一份家業(1 / 2)

離開孟夫人的屋子時,門一推開,院子裏跪了一地的丫鬟。

她看了就皺眉,“從前當著母親還叫我一聲小姐,怎的今兒就都跪了?”

有個大丫鬟怯怯地叫了聲:“國,國君陛下。”

她歎氣,“起吧,在家裏,用不著稱陛下,就還叫小姐……如果你們還認我這個小姐。”

白鶴染對孟府很熟悉,幾乎府裏的每一個角落她都走過,或者說是孟夫人帶著她走過。

剛來那幾日,孟夫人總喜歡帶著她在府裏走動,從這裏走到那裏,再從那裏走到這裏。她亦記得孟家人要自己入府的初衷就是多陪伴孟夫人,所以就隨著一起走,走到後來,連孟家祠堂所在都清清楚楚。

孟老爺帶著孟書玉陪她從孟夫人院子裏出來,白鶴染走在前,走了一段路才發現這是去祠堂的路。白鶴染說:“我去給書和上柱香。”

祠堂裏都是祖宗排位,唯獨多了一個年輕的孟書和。

三柱清香送上,再退出祠堂時,孟老爺和孟書玉的眼圈兒都紅了。

她歎氣,沒有再多走動,隻在祠堂的小院子裏尋了廊下的位置坐下來,開口問孟書玉:“這幾日我跟著溫丞相和苗城主熟悉歌布國律,知歌布科考用的是東秦之製,也分鄉試會試殿試,你說要參加科考,是從哪處考起?”

孟書玉告訴她:“我直接參加殿試,鄉試和會試從前都過了的。其實殿試也早就該過了,但是一來當時年紀還小,父親說哪有十歲剛出頭就去做官的,做了百姓也不見得信服,所以我就多等了兩年。再者,從前一想到殿試要進宮麵聖,要在國君的監督下進行,我心裏就打蹙。我也並不認為在那樣的國君治理下,我能遵循本心做一任好官。且看苗城主就知道了,他那樣剛正不阿的一個人,可當初在麵對我們家的案子時,也隻能不了了之。”

白鶴染有些驚訝,“小小年紀就過了會試?書玉你這學問可以啊!”

孟書玉也有些驕傲,“很是可以,要不是這兩年有些荒廢,應該能更可以一些的。昨天先生還說我聰明,就是這兩年沒把這聰明用到正地方,有些以前學過的都忘了,還要重新再溫習。不過姐姐放心,三個月後的殿試,我一定能拿個好成績。就算狀元不成,榜眼肯定也跑不了的,我有信心,不會給姐姐丟臉。”

她很高興,“好,就知道我們書玉有本事,姐姐一定在宮裏等著你。你要是中了狀元,姐姐就把你留在京中,為我輔政。你要是隻中了榜眼和探花,我就給你一城,放你下去曆練,過個兩三載再召回來。總之咱們是自己人,這個歌布你得替姐姐看好了。”

孟書玉立即挺了挺胸膛,鄭重地道:“書玉領命!”

她點點頭,十分欣慰,她近日就要點兵,練兵三月,三個月後殿試結束,大軍就要開拔寒甘了。原先還想著她帶軍出征,朝中雖有溫丞相和巴爭,但最好還是能有個更新近一些的人在。若是孟書玉能有這般出息,無疑是最好的。但願他三個月後金榜題名,狀元高中,她便留他在朝中輔政,歌布就又多了一位少年名士。

“三個月,三個月的時間剛剛好。”

這話是下意識呢喃出口的,孟書玉沒聽清楚,也沒聽明白,“什麼三個月剛剛好?”

她一愣,隨即搖頭,“沒什麼,就是說三個月夠你準備殿試的,姐姐希望你能高中狀元,給孟家爭臉,也能為姐姐分憂。去吧,去做功課,我同舅舅說說話。”

孟書玉像打了雞血一樣的跑遠了,她看著奔跑開的少年,嘴角一直是帶著笑的。

“年輕真好。”她說,“才十幾歲的年紀就有這般誌向,還有這般能耐,書玉是真給孟家爭氣。”說完,伸手扯了一下孟文承的袖子,“舅舅坐啊,你總站著,我還要仰頭同你說話。”

孟文承也不再矯情,剛好廊下這處是個拐角,他便在旁邊坐了下來,也主動開口道:“之前你問我為何不考慮讓書玉隨我從商,阿染你也聽到他說了,小小年紀就過了會試,這樣的孩子我怎麼忍心讓他投筆從商。隻是從前也不願讓他走仕途的,因為國君暴政,不可助。不過現在不同了,現在你是國君,我反到是希望書玉考個狀元,也快快長大,好能幫得上你。”

他說到這裏歎了一聲,“人人都想做國君,都想站在萬萬人上。可是國君又哪裏是隨隨便便就做得的。亥時末息,卯時不到就起,周而複始,男君尚且熬不住,何況是你。如今朝中都是老臣,雖對國忠,卻不一定對你忠。阿染,舅舅今日話多,你別不愛聽。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雖不至於將前朝之人全部換掉,但至少也要有完完全全忠於你自己的臣子。別人我不知,但書玉絕對能算一個。有他幫你,我也能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