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今生難預料了吧!誰也不知道會遇見誰,會相中誰,更誰也不知道,誰最終會折在誰的手裏。哪怕你為自己的一生做過無數次設想,最終的結果卻跟你的設想完全背道而馳。
天和帝下朝,回了昭仁宮,見陳皇後端端坐在椅子上在那兒出神,便也沒出聲打擾,隻在她旁邊坐了下來,端起宮女端上來的茶喝了一口,然後便將這位皇後仔細端詳起來。
陳皇後如今年輕,一張臉比實際年齡小了得有個二十歲上下,連眼角的細紋都消失不見了,皮膚也好得吹彈得破。要不是因為梳了鳳髻,真就是一副懷春少女的模樣。
這樣的容貌,陳皇後已經保持了半年多了,他曾多次提出讓她恢複本來的模樣,說人還是正常一點好,該是什麼歲數就長什麼模樣,別一天到晚整的跟妖精似的。
但陳皇後不樂意,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年輕的時候你沒喜歡過我,那麼等到我們都老了,我就也沒有必要為你的感觀而活。我們隻是扮演好夫妻的角色,隻是盡到做帝後的責任,管好這個天下就足夠了。至於我是年輕還是蒼老,是好看還是不好看,這都跟你沒關係。
他其實很想反駁,但是再想想,又覺得人家說的話也沒什麼不對之處。
陳皇後也有過最好的年華,且在那最好的年華裏嫁給了他。但是他呢?當年的他半點寵愛都沒有分給過這位皇後,隻一心一意寵愛著老九老十的親娘。隻在每月初一十五的日子裏走進昭仁宮,例行公事一般播灑天恩雨露,給了她兩個孩子,結果還沒了一個。
這位皇後賢良淑德,從沒為爭寵的事哭過鬧過,而且身為皇後,她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所有一切需要皇後出席的場合,她都會完美配合,說話得體,行事到位,並且成功地彌補了他的所有缺憾之處。如果說皇後這個位置隻是一份工,那麼無疑,陳皇後是做得最好的。
他不是不想成全她愛美之心,隻是有些話不知道該怎麼說,他總不能告訴陳皇後,朕一看到你年輕時候的模樣,就能想到當年的那些事情,那些人。而想得最多的,還是老九老十的娘親,還有江越的娘親。
人可能就是這樣,一直陪在身邊的人反而不會去珍惜,反反複複思念的都是故去的舊人。
也許是因為故去的人再回不來,所以把最多的思念給了她,他不隻一次的想過,如果那位舊人還在,一直活到今日,他是否還會把那份感情一直維持到今天?
應該是會的吧!老皇帝苦笑,又喝了口茶。
都說皇帝不是專情的人,更不是長情的人,他有無數後宮佳麗,他有無數兒子女兒,所以他的心就得分成很多份,不可能隻為一個人而活。
可人是不能為一個人而活,但心卻可以為一個人而專。舊人故去,之後他隻得江越一子,君靈犀一女。後宮數不清的女人成了擺設,多看一眼都覺厭煩,對男女之事再沒了半點興致。
那一子,是緬懷之情。那一女,是他對陳皇後失去八皇子的愧疚與補償。
他心裏明白,那不是愛,那跟老九老十的娘親是不一樣的。
可是今日他看著陳皇後,突然又在想一個問題。如果舊人還活著,如果一定要讓他在陳皇後和寵妃之間選擇一個的話,他最終是會選擇陳皇後的。哪怕是兩個之中隻有一個能夠活命,他肯定也很選擇讓陳皇後活下來。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她是皇後。
現實就是這麼殘忍,他身為皇帝,可以無限寵愛一個女人,可以給那個女人想要的一切。可是當這一切與他的天下互相衝突時,他就算再不忍,心再疼,也要選天下。
這是每一位國君必須要做的選擇,必須要走的路。當然,昏君除外。
老皇帝看著陳皇後看了老半天,最終還是重重地歎了口氣。陳皇後別過頭來,微皺著眉:“下了朝就專門跑到本宮這裏歎氣的?如果你隻想歎氣,那就回人鐵清明殿歎去,本宮今日心情不錯,不想被你的壞情緒影響。”
天和帝一臉的無可奈何,“朕是皇帝,你是不是適當的給朕點麵子?正常來說,皇後一般聽到皇帝歎氣,都會很關切地問一句,皇上,您怎麼了?是不是有事煩擾?雖說後宮不能幹政,但也不妨說與臣妾聽聽,說出來就會好受些。”
此一番話,換來的是陳皇後結結實實一記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