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誌——青年發跡,心比天高露鋒芒(1)(1 / 3)

人生之初,年少輕狂,創業之始,無權無勢。胸懷一腔熱血,穩紮穩打積累資本,懲奸除惡愛憎分明,於磨煉中成長,於困境中成熟。一個人的魅力是可以從年輕時候培養起來的,一個人的誌向也是可以從個性特征中觀察出來的。青年發跡者,大多心懷大誌,即使站存人群中,也會很顯眼。

1.“小英雄”角色設定失誤

任何時候都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定一個目標給自己是對的,但要切合實際。

當你認為自己行的時候,即使客觀講來實力差了一些,也會因為加倍的努力而有所收獲。相反地,當你認為自己不行的時候,本來可以做到的事也許真的做不到了。

成功是這個世間裏最為公正的存在。它不會刻意偏袒誰,但是,獲得成功的人畢竟是少數。因此,認清自己有多大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坐標,也就是設定自己的人生角色就十分重要了。曹操初入仕途的不順,與他沒有設定好人生的角色有很大關係。

當初,雖然曹操剛開始做官的時候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官,但他很懂得職場的規矩,做事也很有分寸,有原則也有方法,不畏權勢,屢有政績,在官場中樹立了強悍硬朗的形象。

對於曹操能夠執權,諸葛亮對此有很好的解釋。文日:“夫兵權者,是三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要勢而臨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隨所欲而施之。若將失權,不操其權,亦如魚龍脫於江湖,欲求遊洋之勢,奔濤戲浪,何可得也。”其意思是說,兵權是操縱三軍命運的重要權力,如何掌握它直接反映主將的威勢如何。主將如果能很好地掌握、運用它,便如虎添翼;如果有權而不會用,則不能統帥三軍,會像離開水的魚一樣。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向往權力,但是真正手握權力的時候又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才是對的,會迷失了自己。

有些人雖然有權卻沒有一股威嚴的氣勢,而有的人卻能不怒自威。這裏麵,原因何在呢?

權力要發揮本身的作用才有存在的價值,而持權者也是一樣。

人生的作為,往往是與時代緊密聯係起來的。如果你所設定的人生角色,背離了時代的主體需要,那麼你對曆史進步的貢獻以及你在曆史上所留下的影響就會相對弱小。

是的,人無法選擇自己生活的時代,但可以利用時代帶來的機遇創造自己的人生。曹操生在亂世,那個時代人人都想稱王稱霸,把別人踩在腳下,但是曹操卻最終能夠傲立於群雄當中,成了一代雄傑。

在這個艱難卻多彩的稱雄過程中,分辨時代特征,設定人生角色,對曹操的事業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曹操生於東漢末年的公元155年,也就是東漢桓帝在位期間。

當曹操步入“弱冠”之年時,正值靈帝(劉宏)在位前期,他被授為洛陽北部尉。他三十四歲時,靈帝亡,其後半生(卒年六十五歲)是在獻帝(劉協)時代結束的。

在曹操所處的東漢末葉時代有四大顯著特征:一是最高統治者皇帝腐朽無能,桓帝、靈帝、獻帝三代,一代不如一代;二是封建朝廷統治集團諸勢力問的爭鬥異常激烈、殘酷,桓帝、靈帝在位期間均發生“黨錮之禍”,外戚、宦官、“黨人”諸集團勢力無不陰謀誅殺異己,獨斷專權;三是由於苛政,平民百姓的生活很艱苦,甚至很多人都無法生存,導致民心動搖,階級矛盾加深;四是大小割據軍閥都在竭盡全力擴大地盤,戰爭隨處可見。

總而言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百姓期望統一穩定的局勢,這樣才能安居樂業。曹操正是麵對“亂世”來設定他的人生角色的,這一點他從未懷疑過。

正所謂的“亂世出英雄”,在這樣一個亂世,需要曹操這樣的人。這就好比,在職場上遇到強大的競爭對手時,必會有一番較量一樣。要擺脫混亂局麵的前提是一次終結性的混亂鬥爭。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必須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這樣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明明是可以當領袖的人妄自菲薄時,也隻能有一般人的業績和成就。

如果把現代社會的競爭看作一場戰爭的話,那麼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應該具備自我角色設定的意識,並采取一係列有效措施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在自己願意為之努力的領域成就一番事業。

混亂的局麵,高手如林,這些都不是最讓人感到緊張、最可怕的事,關鍵在於自己給自己一個怎樣的定位和起點。就像俗語說的那樣:好的起點是成功的一半。給自己的事業和人生一個適當的定位,也是成功的一半。

2.初入仕途,反叛家族

叛逆的個性有時也正是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而正是這種與眾不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為青年。

走別人一直在走的路也許很安全、很舒心,但是卻會感覺很無聊。因為沒有期待,沒有新的驚喜。人生是需要一點自己的東西的,因為人生是因為與眾不同而變得更有意義。

曹操也正是因為明白了這一點而成就了非凡的人生的。

他經過一番積極的準備與活動,在二十歲的時候,舉孝廉為郎,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從此,曹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仕途。

下麵先來看看什麼是舉孝廉。舉孝廉是兩漢選舉官吏的科目之一,意謂推舉孝子、廉潔之士出來做官,也是當時為官的一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