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思維方式是導引成功的金鑰匙(1 / 2)

1.多元思維。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單位不是職位大小,不是學位高低,更不是家庭背景,而是思維的廣度。思維的廣度決定著財富的多寡,而思維的廣度又取決於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思維決定一個人的路途。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思維,自然他們腳下的路就不一樣。無論是解決新問題,還是對舊問題尋求新的解決方案,善於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按照常理去想問題,就會取得非同一般的成效。

如果你總是停留在那種“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錯即對、非此即彼”的單一思維方式裏麵,那麼,你就永遠隻能在成功的外圍兜圈圈。

公司招聘職員,有一道試題是這樣的:一個狂風暴雨的晚上,你開車經過一個車站,發現有三個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車的到來:第一個是看上去瀕臨死亡的老婦,第二個是曾經挽救過你生命的醫生,第三個是你的夢中情人。你的汽車隻能容得下一位乘客,你選擇誰?

每個人的回答都有他的理由:選擇老婦,是因為地很快就會死去,我們應該挽救她的生命;選擇醫生,是因為他曾經救過你的命,現在是你報答他的最好機會;選擇夢中情人,是因為如果錯過這個機會,也許就永遠找不回她(他)了。

在200個候選人中,最後獲聘的一位答案是什麼呢?“我把車鑰匙交給醫生,讓他趕緊把老婦送往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著我心愛的人一起等候公交車的到來。”想想的確如此。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換一種思維?培養多元思維,考慮用多種方法來解決某個問題,既可以給平淡的生活增加樂趣,又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多好的選擇啊!

在成長中,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鏈條係住了我們。我們將這些鐵鏈當成固定的思維模式,視為理所當然。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心中係住自我的鐵鏈在作祟。當我們發現自己被那一條條鐵鏈鎖住時,要當機立斷,掙開固定思維模式的捆綁,使自己的潛能得以發揮。

世界正是因為有了五彩繽紛才美麗,人生正是因為有了多元思維而精彩。

當然,我們說的多元思維,不僅是對別人多元,對自己也要如此。假如你是烏龜,你就不要和兔子比賽跑,你要和他比長壽。多元思維模式是要求我們重視對自己和他人誠信的價值觀擁有完整、均衡、和諧的人生態度。一旦你確立了多元成功思維模式,你就會在追求自己的夢想和興趣過程中,成為精彩的自己和快樂的自己。

2.開放思維。

早在20世紀初,蔡元培先生就在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種思維為北京大學乃至中國教育界注入了靈動與活力,影響深遠。

到了2008年,北京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更是使中國人具備了世界胸懷與開放心態。主題歌:“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為夢想千裏行……”更是膾炙人口。

其實,開放不僅是一種宏觀的國家意圖、社會行動、國家政策,更是一種針對每一個個體,特別是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人生願景和思維23

新員工12周入職手冊模式。開放思維,開放人生,才是個人發展的成功之道。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在其2005年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把全球化劃分為三個主要紀元——全球化1.0始自公元1492年,持續到公元1800年前後,世界從“大號”縮小到“中號”,其推動力量來自國家;全球化2.0大概從公元1800年持續至公元2000年,中間曾經被大蕭條及兩次世界大戰打斷,世界繼續從“中號”縮小為“小號”,其推動力來自企業;公元2000年後開始了全球化3.0的新紀元,世界正從“小號”縮為“極小號”,其推動力來自掌握了互聯網絡技術的個人。

的確,“世界正在被快速地攤平或鏟平”。小時候,在學校時總是被教導“胸懷祖國,麵向世界”。其實,到了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胸懷祖國也是不夠的了,還要胸懷世界。國家需要開放,個人何嚐不是如此?年輕人必須開放思維,才能成為一個“世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