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駕崩,舉國哀悼,淩允追封皇後為孝賢皇後,加封大齊第一帝後,皇後的身後事是大齊曆代皇後從未有過的奢華。
生前,淩允不能給她寵愛,死後,至少可以給她風光,隻是這風光,別人看的到,她卻再也感覺不到了。
我讓淩允撤掉了天恩殿周圍的所有禦林軍,皇後已死,太後經曆了那樣的事後也深居簡出,想來不會再有人敢明目張膽的加害於我。
皇後下葬的第八天,後宮之內便開始揣測誰會被淩允立為新的皇後,若離和我談起的時候,我麵露淒婉之色“後宮生活,果然是人走茶涼,皇後才下葬不過八天,他們就開始討論起這個話題了。”
若離怕我生氣,小心翼翼的問“娘娘難道不想知道眾人心中猜測的皇後人選都是誰麼?”
我苦笑“不用問也知道,此刻有資格被封為皇後的不過三人,宛妃,德妃,還有……”那個我字遲遲不肯說出,這時候我才知道,我心中是多害怕做這個皇後。
若離見我不再說話,試探著說道,“後宮之人都說,宛妃娘娘的資曆最老,現在又證實了大皇子是宛妃的親生骨肉,大皇子是皇上的長子,又一向受皇上喜愛,封為太子指日可待,母憑子貴,宛妃娘娘很有可能被立為皇後。”
我看了一眼若離,“那你覺得呢?”
若離答道“雖然宛妃娘娘平日裏不問世事,但受了這樣大的委屈,得到些補償也是應該的,可惜依奴才之見,皇上不會立宛妃為後的,而且宛妃自己也不會想坐皇後的。”
宛妃曾經有恩於若離,若離當然對宛妃的事情格外關心,她對宛妃的分析也絲毫不差。淩允一定不會立宛妃為後,因為當年淩允答應過宛妃,要給她寧靜,那無論到何時何地,淩允都不會食言,不會讓宛妃又站在風口浪尖上。更何況多年前,宛妃為了保大皇子平安,寧願放棄自己對淩允的愛,放棄自己可以得到的寵愛和權勢;多年後,當宛妃已經習慣了無風無浪,又怎會願意坐上皇後的位置成為眾矢之的呢?
若離看我的表情,接著說道“還有許多人猜測會是德妃娘娘,德妃娘娘和宛妃娘娘一樣,都是於皇上登基後最初入宮的妃嬪,並生育二皇子,德妃在宮中素得人心,與眾妃子交好,待奴才和善,又曾經幾度和慶妃一起協理六宮。如果立德妃為後,後宮眾人多會心服口服。”
我點頭,“德姐姐確實是立後的合適人選,她端莊、典雅、波瀾不驚、從容大度,所有的一切都有風範。”
若離緊張的說道“娘娘這麼早下定論,難道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麼?皇上那麼寵愛娘娘,娘娘的父親是左輔承,娘娘的兄長立了如此大功,此刻娘娘又懷有龍裔,若是皇上執意要立娘娘為後,眾人也說不出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