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有這樣一個女孩,她生活在江南,日子過得很艱辛,每天都要為村裏的有錢人挑水洗衣,以此來賺取微薄的收入。她習慣了黑色的木質扇門,以及那笨拙的木桶。每天,她都艱難地踮起腳尖,拉開門閂,用力把門推開,然後拎著沉重的木桶走入那條長長的窄巷。窄巷幽深、陰涼,她短短的頭發貼在腦門上,整個人都被一件粗陋的方格子小布衫罩著。
她很想走出長長的窄巷,走出那兩扇黑門的小四合院,她一直想擺脫這種漫長的灰暗生活。外麵三月燦爛的油菜花、自由自在飛舞的蜜蜂、美麗的七彩蝴蝶和溫暖的陽光,都是她的向往。
女孩雖然一直都在努力,可是怎麼也走不出這條陰暗的小巷。後來村裏來了個教書先生,女孩沒有錢上學,於是就天天在挑水之際偷偷跑到學堂外聽先生講課,她希望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能夠擺脫自己現在的命運。
一天,父親發現了她的小秘密,暴跳如雷,在責打她的同時,說出了一句讓她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話,父親說:“一個女孩子,要學會認命,這就是你的命。追求那些不屬於你的東西,這叫不自量力,這叫世故,小小年紀,怎麼能如此世俗呢?”
父親的話讓她更加叛逆,她就要世俗,因為聰明的她知道,不選擇世俗,就無法擺脫窮苦的生活。
於是她繼續偷聽先生講課,後來,這位教書先生被感動了,就把她帶出了村子。她接觸到了更廣闊的生活、更多的新事物,她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後來,她生活得很幸福,光潔的臉上也沒有了歲月的風霜。
其實,女孩的世俗,不僅僅是為了謀心、謀人、謀愛,更是為了謀生。世俗隻是為了讓自己更接近幸福。
世俗是一種智慧,必須適度把握。如果把世俗的手腕耍弄得太過分了,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就是如此,或許有人會說她是精明。可是她過度世俗,反而成了市儈。如果女孩成為像王熙鳳這樣的人,那你身邊的人可真要避之甚遠了。
張愛玲也算是一個世俗的人,但是她卻不市儈。她雖然出身於官宦世家,卻擅長於寫小市民的世俗生活,而且寫得無比細致入微。試想,如果張愛玲對“世俗”二字沒有深刻的體會,那麼她是絕對寫不出那麼好的傳世佳作的。她很愛錢,因為錢可以買漂亮的衣服。她用一生中的第一筆稿費去買口紅;她會和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在小錢上斤斤計較。可見,張愛玲這個女人確實“俗”透了,從她的名字到她的愛好,再到她的生活、價值觀,哪一麵不俗呢?但是她的世俗卻是別具一格的,這反而使世人認為她很怪,說她是傳奇女子。於是,直至今日,張愛玲仍以她獨特的“世俗色彩”吸引著全球三千萬的“張迷”們。
女孩總是對世俗認知得太晚,一直都覺得應該清純,應該不染塵世。可是清純已經不是幸福的代名詞了。在這物欲橫流的當下社會,誰沒有欲望?誰又可以完完全全脫俗?我想,任何人都做不到,因為現實需要物質,沒有物質就不會有快樂的生活。
想一想,沒有了物質的鋪墊如何談浪漫?在我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不知道物質的重要,總覺得有了愛情就會擁有一切,可是,再浪漫的愛情如果沒有了物質的鋪墊,也會被打折。當兩個人終日為了錢而苦惱的時候,也許隻會相互抱怨了,哪還有心情去談愛呢?這就是現實的無奈。
最喜歡梁鳳儀書裏說的一句話:現代式的清高是要以金錢來支持的。是的,就算你要買一本書來“精神”一下,還不是需要錢才能購買。如果沒有足夠的錢,你就不能很自由地買這本書去“精神”,就算是上網看書,還不是一樣要有條件交上網費用。要不,對不起,你隻能在精神和物質上一起缺乏。在我看來,“物質女孩”至少熱愛生活,接受新事物快,能夠欣賞物質文明給大家帶來的快樂,要不,這個社會那麼多的東西供過於求還真是一個社會問題呢!而且“物質女孩”購買東西時那眉飛色舞的樣子,也是人間的一道美麗風景,有的時候不僅身邊男友和先生覺得開心,而且同性們也很欣賞。不論是喜歡華衣靚服的“物質女孩”,喜歡收藏的“物質女孩”,喜歡買書看書的“物質女孩”,喜歡享受美食的“物質女孩”,還是喜歡其他物質的“物質女孩”,她們在享受物質的同時,也提升了品位,這不是很好嗎?
女孩們,世故並不可恥,不要再對世故抱有任何偏見了。早一點兒學會世故,你就會早一點兒過上幸福的生活。
女孩心主張
世故並不可恥,不要再對世故抱有任何偏見了。早一點兒學會世故,你就會早一點兒過上幸福的生活。
女孩,從現在開始規劃好你的人生
積極規劃好人生的軌道,才會獲得好命的青睞
沒有規劃的人生不會走得很遠,更不會幸福快樂。
小魚是個從小就不會規劃、沒有什麼目標的人,上小學的時候,每到寒暑假老師就會讓大家寫假期計劃,不是自願的,而是必須的。於是她就規規矩矩地在紙上寫“7:00起床,8:00做作業,12:00吃飯,13:00閱讀……”。寫完計劃後,她都會覺得成就感十足。可是那個時候,玩的吸引力永遠大過學習,她每一次的計劃都沒有實施過,經常是還有幾天就開學了,才把一個月的作業補完,為此沒少挨父母批評。
習慣就這麼養成了,小魚真的成了老師經常說的那種“常立誌而不立長誌”的人,口號喊得震天響,可真正實現的卻沒有幾個。22歲的時候她說要在兩年之內拿下律師證,可是到現在連法律與法規的區別都不知道;24歲的時候她想要嫁給有錢人,可是到現在還單身,身邊連個曖昧不清的男士都沒有;25歲的時候她想要進大公司,好不容易進去了卻半死不活地混著;前年她還發誓要在一年內把英語自學到六級水平,可現在英語四級的單詞才背到“E”打頭的……
現在的小魚雖然已經步入而立之年,但卻一事無成。
做好人生規劃,習慣很重要。小魚從小做事就沒有目標,長大後,即使有了規劃也不懂得實施和經營,這樣的人生規劃無疑是失敗的。而且她的這些壞毛病已經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想改都改不了。所以,女孩們一定要從一開始就習慣給自己製訂人生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要有計劃地將目標逐一付諸行動,這樣才能經營好自己的一生。
米尼是一家外企的經理,她聰明幹練,在商界風雲跌宕的激流中打拚多年,是一個典型的成功女人。她是那種在人群之中一眼就能找到的女人,她身上那種不卑不亢的氣質會讓你過目不忘。
她是一個喜歡做規劃的女人。她說“規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隻有先懂得規劃,才能慢慢地一路行來”。在米尼看來,規劃是一個無聲勝有聲的東西,從始至終,她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追求。正因如此,她才擁有了今天的成功。
外表柔弱的米尼實際上是個很有主見的女人,她善於規劃人生,如果沒有這些規劃,她就不可能在上海這種人才濟濟的大城市裏擁有自己的事業,而是在家鄉過著另外一種生活。
17歲時,她就為自己的未來描繪起了藍圖,因為不太喜歡家鄉的教育,所以她決心離開家去上海完成高中的學習。她先是通過在上海的朋友了解到了某名牌大學每年都要到全國各地去招一些他們認為比較優秀的高中生,然後可以以比較簡單的方式入學,於是她就去參加了這個考試。起初父母十分反對她去,因為這意味著她將一個人離開,而家裏並沒有什麼親戚在上海。
可是她沒有按照父母的規劃走下去,為了達到目標,她很努力地朝自己看好的方向走。她想,出去最基本的一個問題就是語言問題,自己的普通話很差,怎麼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與人交流呢?於是她花了許多時間去學普通話。盡管課程很緊,競爭又很激烈,她既要參加別的活動,又要上普通話課,雖然很辛苦,但是她堅持下來了。
後來到了上海,也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是都在她的規劃中一一解決了。
實現了自己的事業規劃後,她接著向第二個目標前進,就是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其實,早在她還沒有走上社會時,就在心中勾畫好了老公的樣子。因此,她目標明確地找到了一位德才兼備的老公,他們相親相愛,一直走到現在。
如今的米尼是個幸福快樂的女人。也許隻有她自己清楚,正是因為自己積極地規劃好了人生的軌道,所以才會獲得好命的青睞。
女孩需要去規劃的東西有什麼
當然,人生的規劃除了上麵例子裏的婚姻、事業之外,還有很多方麵,比如:
健康:人最重要的就是生命,而健康是生命的基礎。所有人都喜歡和健康有活力的人在一起,沒有人喜歡病秧子。有很多女人不舍得吃不舍得喝,不注重自己的身體,等到身體出狀況的時候,才把一輩子節約下來的錢都用來吃藥。那個時候恐怕沒有人會記得你當時為別人做的奉獻,而隻會嫌你是個拖累。
美麗:每個人都知道美麗對一個女人的重要性。女人的美麗是一生的,那句“世上沒有醜女人,隻有懶女人”的後麵,恐怕還要加上一句“自我放棄的女人”。
富有:女人必須要富有,不管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有錢才有尊嚴,不給老公說“離了我你活不了”的機會。所以從年輕的時候就要努力賺錢,積累自己的物質財富。還要多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因為那樣即使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寂寞。
……
女孩們需要去規劃的東西太多了,所以現在就抓緊時間來規劃你自己的人生吧。把它們一一地寫下來,每天拿出來看看,激勵自己一一地去實現,你馬上就會成為一個快樂幸福的好命女。
女孩心主張
女孩們一定要從一開始就習慣給自己製訂人生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要有計劃地將目標逐一付諸行動,這樣才能經營好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