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福德和蓋伊的家都在加州。這兩位軍人的妻子看到電視先是震驚,然後又說:“不管怎麼說,我們總算知道他們還活著。”
同病相憐。加州海軍陸戰隊軍人的妻子們紛紛來到她們的家,安慰她們。有的幫助接待前來慰問的友人、接電話、應付記者的采訪,有的拉著她們的手,陪她們坐在床頭,傾聽她們的述說,還有的幫著開車到商場購買食品和水果。一位年輕的軍人妻子說:
“海軍陸戰隊軍人妻子的這種援助是24小時全日製的。”
像這種戰俘上電視鏡頭的行為還不算太糟,戰爭結束後被伊拉克釋放的美國CBS記者鮑布賽門講述了他們一行四人被俘的經過以及他自己在伊拉克所受到的虐待:
我們要報道戰爭的故事,我們不要跟著部隊走。隻是想查明戰爭的發展,我們到邊界那邊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直到改變一切的吉普車朝我們開來。我計算了一下,在吉普車追上我們之前,我們能跑過這200碼嗎?我估計是辦不到的。我們開始快步向回走。車在離我們10碼處停下了。車上坐著三個人,駕駛車的我想是軍官。他下了車,另外兩個端著槍。他喊著“和平”、“和平”!但槍指著我,把手壓到我的頭上,把我們推上吉普車,然後我們就到了巴格達。
我在情報總部中第二次受審問,他們問我的名字。
他們說,我們把你們當成間諜。
這是我40多天中唯一一次生氣了。我說我們不是間諜我是記者,我已經替CBS工作25年了。
肩上兩星的軍官走過來,在伊軍編製中他是個上尉。
他抓住我的嘴,強迫我張開。對我喊著:“你是胡迪,胡迪!”意思是猶太人。然後朝我吐口水,打耳光。這是任何人所受到的最侮辱的事情。
我應該宰了他,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殺了他一定不會猶豫,就像我早晨起來捏死一隻蟑螂。
在對待多國部隊戰俘問題上,伊拉克方麵違反《日內瓦公約》的行為還很多。1月21日,伊拉克軍方發言人發表一份聲明:由於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近日來頻繁地對伊拉克城市居民區和經濟、科技設施進行瘋狂的轟炸,給伊拉克平民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因此,伊拉克決定將把被俘的20多名多國部隊飛行員送到伊拉克的軍事、經濟、科技等戰略目標關押。
伊拉克對待多國部隊戰俘的這些作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注意。
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對戰俘的命運非常關注,1月21日,德奎利亞爾在得知伊拉克軍方讓多國部隊的俘虜在電視上露麵,並把20多名多國部隊戰俘轉移到一些戰略設施中以阻止多國部隊空襲後,批評了伊拉克方麵的作法,他希望海灣戰爭雙方都能嚴格履行關於保護戰俘的日內瓦公約。
伊拉克方麵馬上反駁說,如果以色列按照日內瓦公約關於戰俘待遇的規定對待以色列占領區內的巴勒斯坦人,伊拉克就遵守這些規定。
1月21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發言人發表聲明,譴責伊拉克將多國部隊戰俘在電視上露麵並把他們轉移到多國部隊空襲區的做法違反了《有關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呼籲伊拉克政府無條件地遵守有關戰俘問題的日內瓦公約。
針對伊拉克對多國部隊戰俘的態度,美國反應也很強烈。
1991年1月19日,美國國務院召見了伊拉克駐華盛頓大使館負責人哈利德,雙方首次就戰俘問題進行了討論。美國向伊拉克遞交了一份照會,強烈抗議伊拉克虐待美國戰俘,公然違反1949年有關對待戰俘的日內瓦公約,並提醒伊拉克,虐待戰俘是一種戰爭犯罪。美國要求伊拉克遵守國際法,允許國際紅十字會同戰俘進行接觸。國務院發言人塔特懷勒說,美國通知伊拉克方麵,美國將履行有關保護戰俘的日內瓦公約,並希望伊拉克方麵也做為公約的簽約國之一也能履行所承擔的義務,向戰俘提供人道的待遇。
1月21日下午,剛從戴維營返回華盛頓的美國總統布什在白宮南草坪憤怒地譴責伊拉克,說伊拉克把戰俘當作“人質盾牌”的作法直接違背了日內瓦公約。美國不會因為薩達姆·侯賽因的這一行徑而改變這場戰爭。
同一天,美國國防部長切尼在接受美國電視台網記者采訪時也說,伊拉克使用戰俘作為阻止多國部隊空襲的“人質盾牌”,這不會影響美國的政策,多國部隊將繼續轟炸伊拉克的軍事目標。
同時,切尼表示,美國將人道地對待伊拉克戰俘,不強製、不體罰、不精神侮辱,並把他們安置在安全的戰區之外。還允許伊拉克通過國際紅十字會組織前來查詢失蹤的伊拉克士兵。
在建國的國會會議上,國會議員們紛紛強烈遣責伊拉克虐待戰俘的行為:民主黨參議員帕特裏克警告伊拉克說,如果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削弱美國的意誌和決心,那就錯了。正好相反,這隻能使美國人民起來支持布什的政策,向伊拉克進行一場大戰。
為了保護在伊拉克被擊落的美國飛行員不被當地居民捉拿遞交伊拉克政府,美國一個俄國人移民組織宣布:鑒於薩達姆·侯賽因已經懸重賞輯拿多國部隊飛行員,他們願意出薩達姆·侯賽因賞金的10倍,要求伊拉克人保護這些飛行員逃出伊拉克。這個組織還要求多國部隊緊急趕製一些小卡片,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寫明賞金,帶在飛行員身上,一旦飛行員跳傘,可讓伊拉克人看見卡片,保護飛行員。
為了防患於未然,美國方麵還對戰俘采取了保護性措施。1月22日,美國軍事當局宣布,他們不會再發表在海灣執行任務中失蹤的美國士兵的個人或籍貫情況。因為他們擔心伊拉克人會利用這些情況對戰俘進行精神折磨。
英國對伊拉克虐待戰俘也提出抗議。1月21日,英國外交大臣赫德緊急召見伊拉克駐英國大使,對伊拉克的這一決定表示抗議,稱這種做法絕對應受譴責,並希望伊拉克方麵能履行關於保護戰俘的日內瓦公約。
1月29日,英國外交大臣又召見即將離任的伊拉克駐英國大使,警告伊拉克,如果他們再不停止將戰俘作為“人質盾牌”的作法,他們就可能作為戰爭罪犯而受到審判。要求伊拉克恪守關於戰俘問題的日內瓦公約,並對踐踏公約的行為負責。
國際社會的抗議多少起了一些作用,海灣戰爭後期,伊拉克方麵沒有再用多國部隊戰俘搞什麼宣傳活動,而隻是把他們囚禁起來,直至戰爭結束雙方交換戰俘。
五、伊拉克部隊戰俘問題
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戰俘相當多,可以說“戰俘如潮”。
伊拉克的第一批戰俘是1月18日被俘的。當時多國部隊對海灣北部水域幾個科威特石油平台發起進攻,利用平台襲擊多國部隊飛機的23名伊拉克士兵先後被俘。他們大多是匆忙被征召的後備役人員,被命令在食品和彈藥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守在石油平台上。他們好像希望被多國部隊俘虜,甚至有一名伊拉克戰俘還試圖去吻一名抓他的美國士兵的手,但被那位美國士兵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