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因情而來 因情而去(2 / 2)

說到這德貴太妃與歧王倒著實有著好聲明,這不才又做了許多的善事嗎?不僅為國家祈福在寺廟一住就是兩年,一路行來還救濟了不少的災民。否則僅一個貴太妃,怎生得能讓如此多的宮妃,誥命在此等候。

不多時便見一三十出頭的婦人著一青衫黃裙頭上並無過多釵飾含笑進入殿中,如此素淨的打扮倒的確是像吃齋念佛之人。婦人身旁還有二十上下偏偏兒郎,長得倒是眉清目秀,,看上去不卑不亢。

“妹妹見過太後姐姐!”

“歧兒見過母後,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德貴太妃與鳳皓歧朝太後拜下,太後忙命身旁的瑛嬤嬤上前將德貴太妃扶起,一並扶著她坐在太後身旁空著的貂皮鋪就的雕花椅上。鳳皓歧也隨著上前在德貴太妃身邊坐下。視線正落在對麵的舞一夜身上。

“貴太妃離宮兩年為大鳳祈福,此次回宮連日奔波,真正是辛苦了,合該好生歇息才是,怎生得如此著急就來見哀家了!”

“太後姐姐哪裏話,為大鳳祈福本該是我們這些盡享富貴的婦人該盡之力,而向太後姐姐請安也是妹妹應盡的本分,兩者並不衝突!且歧兒一直念叨著太後金安,早早地就說要先來見過太後安康才算放心。”

“是的母後,皇兒在靈台寺請了一福袋,這兩年以來日日為這福袋誦經,皇兒這兩年沒能在母後身前盡孝,希望這道平安符可代替皇兒的孝心,望母後福壽安康!”

說話間將平安符遞給了太後,太後拿著十分的歡喜,左瞧右看後交給了瑛嬤嬤叫好生收著。

鳳皓歧這一舉動果真又叫殿內的誥命宗親等人稱讚不已,不住讚歎歧王的孝心,遠在清苦的靈台寺還不忘宮中的太後。又讚德貴太妃賢良仁厚才能將歧王教的如此孝賢。

太後不語由得他們去誇讚,方對得起貴太妃長久努力來的好名聲。

“歧兒果真有心了,兩年不見更高,更俊也更瘦了,苦了你了!”

“母後,皇兒不苦,皇兒愚笨無法在朝堂上幫助皇上,也唯有誠心祈福略盡微薄之力罷了!”

鳳皓歧的話聽起來好一番失落鬱愁之感,這不立馬就有人出來幫他說話了。

“是啊,轉眼間歧王也20歲了,皇上16歲時就已經君臨天下,想必此次回來歧王也將要被委以重任,到時就不愁不能施展抱負了!”

說話的是與德貴太妃交好的閔郡王妃,其夫閔郡王也是庶子,是先帝之弟。

此話一出也有不少人隨之附和,德貴太妃臉上也適時露出了笑容:“孩子大了就該投身朝堂,也好替他皇兄分些重擔。端王妃可還記得先帝時常與端王同塌而眠,商議政事。現今皇上疼愛他的兄弟們,反倒是累壞了自己!這一次突發猛疾叫我好生擔心!”

貴太妃這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不僅拉上了先帝與最為年幼的端王做例,還夾著擔心皇上太過勞累之意,叫人不為她的‘真心‘折服都難。

明眼人兒實則都能聽出其真正的意圖,那就是讓鳳皓歧投身朝堂獲得實權,而不是長久地做一個閑散的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