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後周崛起(1 / 1)

柴榮在東京稱帝。新皇登基,宮廷內外換然一新。

這日,世宗皇帝正與眾大臣在朝堂議事,忽見殿門口兩個侍衛正小聲地交談著,示意道:“外麵何事如此喧嘩?”

侍衛走進殿堂行禮道:“稟皇上,邊關急報,契丹與北漢聯兵,南犯我國邊境,屠殺邊境百姓,搶奪財物,民不聊生,令人發指。”

此消息一出,如晴天霹靂,朝堂上眾大臣如炸開了窩,紛紛大聲議論著。右邊一排的將軍們更是怒目圓瞪,氣憤難平。

大將軍張永德暴跳如雷,大聲吼道:“皇上,契丹和北漢這群烏合之眾,簡直可惡,臣請纓打前鋒,前去消滅這幫亂臣賊子。”副將慕容延昭也隨聲附合:“請皇上立即發兵,將契丹和北漢趕出幽州城,救黎民百姓與水火之中。”趙匡胤和其他副將也附合其後。

柴榮皇上更是氣血上衝,目光淩厲欲噴火。他手緊緊地握著龍椅的扶手,恨恨地講:“朕剛剛登基,他們就敢來冒犯,簡直是不把朕放在眼裏,欺人太甚。”即看向右邊眾將,令道:“眾將聽令,明日午時,沙場點兵,朕要禦駕親征。”眾將齊聲道:“是。”

風蕭蕭兮易水寒,柴榮率領眾將軍和密密麻麻的士兵,浩浩蕩蕩向西進發。“周”字旌旗隨風搖曳,陽光下更加耀眼生輝。

趙匡胤騎著馬跟在柴榮旁邊問道:“此次出征,皇上何必親自出馬,派臣等前去,剿滅敵寇,皇上隻在後方督戰即可。”

柴榮道:“眾將士和朕一起出生入死,親如兄弟,朕怎能忍心獨坐一旁,坐享其成,任由將士們上場殺敵,身臨險地,朕要與眾將士們同甘苦,共患難,共同保家衛國,打出一片天地。”說著,柴榮轉過頭看著趙匡胤道:“義弟,這次征討契丹和北漢,你可有更好良策,不妨說來聽聽。”

趙匡胤笑道:“臣隻等大軍一到,先駐守邊關,待察看地形之後,再研究出兵良策。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柴榮點頭微笑。

高平之戰,北漢和契丹敗北,後周大勝。

班師回朝,世宗在大殿上分別對有功之將加以褒獎,張永德被封為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被封為殿前散員都虞侯兼嚴州刺史,韓通被封為歸德軍節度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同時將樊愛能、何徽等眾部下以陣前脫逃為由斬首示眾。

眾臣齊呼:“皇上英明。”

柴榮道:“大戰告捷,百姓急需休養生息,軍隊也需重新整編,諸位將軍要盡快安置好部下及士兵整編任務;戶部禮部要盡快安置境內百姓,使其在短時間內恢複生息。”

眾臣齊呼:“臣等尊旨。”

柴榮和趙匡胤、張永德走在後宮禦花園中,柴榮春風滿麵,一路上有說有笑,誌得意滿。

鳳仙從側麵徑直迎上來,看到柴榮,行禮之。

趙匡胤和張永德對鳳仙行禮:“參見陳妃娘娘。”

鳳仙看了他們一眼又看向柴榮,不慍不火地說:“皇上凱旋而歸,可喜可賀。臣妾希望皇上能夠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後宮都能一視同仁,公平對待。”

柴榮聽出她話中有話,轉頭正視她問:“你想說什麼?”鳳仙不客氣地說:“皇上自成婚以來,從來不來看臣妾,我不明白你到底什麼意思,我好歹也是陳國公主,如果皇上不喜歡我,就讓我回到陳國好了,反正我一個人活在這深宮也沒什麼意思。”

旁邊的張永德和趙匡胤互相看看,又看向柴榮,都低下頭,默不作聲。

柴榮也看了他們一眼,示意說:“你們先回去,朕還有其他事要處理。”

趙匡胤、張永德行禮告辭。

柴榮看他們走後,背著鳳仙心裏盤算著:“要不是你當初挑撥離間,蕭薇也不會離開我的身邊,鳳仙,你真是該死。”又一想,“倘若放她回陳國,萬一陳國舉兵來犯,那不是又要朕整兵抗敵了嗎?不行,不能這麼做。”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柴榮微笑地對鳳仙說:“陳妃別誤會,隻因國事繁重,冷落了你,朕向你道歉。陳妃來後宮這麼久,想必一定很思念親人,這樣吧,我在宮中設宴,邀請你的父皇母後前來一聚,算是對你的一種補償吧,如何?”鳳仙猶豫著,心裏卻暗暗高興。柴榮看她猶豫不決,又加大力度討好地說:“愛妃既是朕的妃子,自然就是一家人,你的父母就是朕的嶽父嶽母,以前我們周國國小力微,不能給予他們很多實惠,現在國力大增,稱霸一方,嶽父嶽母想必也會以你為榮,前來一聚,愛妃覺得呢?”柴榮把話說真誠友好,絲毫看不出有什麼異端。

鳳仙進宮這麼久,第一次聽到柴榮對自己講了這麼多話,還向自己道歉,當然心裏很歡喜。她高興地問:“皇上此話當真。”

“當然,朕是皇帝,一言九鼎。”柴榮毫不猶豫自信滿滿地說。

“好的,那我這就寫信給父皇母後。”說完,鳳仙興高采烈地向寢宮走去。

柴榮看著她離開,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