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是你的前提,付出是打動人心的關鍵所在。你隻有努力地為客戶付出,顧客才會感受到你的誠心,繼而被你的誠心所感動,決定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
方法1你付出了嗎?
人們都說付出永遠要比索取快樂。那麼,你是在付出嗎?你付出了多少也就決定了你有多少的快樂。假如你認為不快樂的話,那麼可以嚐試一下更多的付出。
對於付出,我們先從愛情說起,比如,當你愛上了一個人,並真誠地希望能讓對方幸福快樂,在漫長的追求過程中,在成功追求到之後,你是真的一直毫無保留並全力以赴地捍衛著那崇高的願景嗎?
為了他(她),你情願遠走他鄉,放棄自己安定並且最喜歡的工作?放棄了一切對方不喜歡的愛好?忍受了對方的任性?改變了自己生活習慣?並心疼他(她)每一次的流淚?
中途你曾猶豫過嗎?是否懷疑過自己的這一行為的對錯以及是否值得嗎?甚至在展望結果之後,感覺“要追到他(她)似乎很難”,或者“這事好像有點兒‘懸’”了嗎?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念頭,哪怕隻是“一閃而過”,大家可以這麼說,你還是不真誠,因為你在乎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你的著眼點是“自己是否能有所獲得”或者“是否會有所失去”而並不是“隻想讓她幸福、快樂”。
如果你的願景不崇高偉大的話,就會在懷疑、擔心之後你的行動減弱,你會“邊走邊看”,而不是“全力以赴”!
你隻是畏首畏尾,有所保留地在付出,又怎能讓人滿意呢?
所謂的“全力以赴”就是在真誠地為了某個崇高的願景之下,一心一意地期待著那願景的實現,然後心無雜念地一往無前、全身心去為此努力。
接著我們要說一說那些企業主們,如果你是真心想讓你的員工幸福快樂地工作,那麼你設計的所有規章製度,都一定是以此崇高的願景為出發點嗎?你真的盡全力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了嗎?你減輕了員工們的勞動強度嗎?你減少了自己的所得並同時增加了他們的勞動報酬了嗎?你有沒有減少應酬、放下架子、深入基層去體會他們的生活了嗎?你真的發自內心地尊重每一位員工了嗎?
還有員工們,當你決定要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的時候,你真的放棄了自己的所有時間,起早貪黑、不計報酬、真心實意地為企業努力工作了嗎?
最後再提醒一下領導幹部,當你真誠地希望為百姓謀福利,在決定投入的市政的一個項目之前,你確定這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嗎?你深入基層調研過嗎?親自聽過百姓的心聲和意見了嗎?在工程開始建設後,你持續在關心原材料的貨真價實、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嗎?當工程建好之後,你問過百姓對此是否滿意嗎?
接下來,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
如果還想不清、思不明,那就接著看下麵的問題,來一步步領略感商TQ思想的“付出”境界吧。
方法2付出,就要竭盡全力
隻有竭盡全力地付出,才會贏得更多的精彩,才會有豐收後的更加喜悅。這樣才會無愧於自己的心。隻有竭盡全力地付出,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奇跡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
為什麼我們要在已經提到要“付出”之後,還要不斷地強調“毫無保留、全力以赴、付出一切”嗎?
因為如果你做不到,我們可以認為你不真誠;如果你有所保留,我們會認為你為那願景付出的決心不堅定;如果你一味地瞻前顧後、縮手縮腳又怎麼會激發出最大的能量去贏得一切?在北京2008年殘奧會男子52公斤級舉重比賽中,埃及選手烏薩馬用盡全力,在成功舉起167.5公斤的重量後,當場暈倒。
幸好,他很快就蘇醒過來,最後他以同樣的成績而體重略重獲得銀牌。
作為專業運動員,難道他不知道如此付出會有危險嗎?
他當然知道,既然知道那他又為什麼會去這樣竭盡全力、奮力一搏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看一下“潛能開發”的課程就會知道。
導師在台上熱情似火地講解、激勵過後,接著為了證明自己所說的“堅定信念、相信自己、全力以赴”就能夠激發出自己不可思議的潛能,他指著放在兩張桌子中間的一塊木板問大家:“你們認為,我可以用手把它擊碎嗎?”台下的學生高聲附和“能!一定能!”於是,導師擺好姿勢後一聲大喊,舉手向那木板劈去。
結果是令在場的同學遺憾的,木板還是保持著原樣,導師抱著那隻手顯出非常痛苦的表情。
但是他並沒有氣餒,在一片加油聲中,一次次舉手劈下,最終,木板斷了。
緊接著,一個看上去弱不禁風的小淑女被導師喊上了講台,導師問她:“你相信我嗎?”女孩點頭表示相信,當導師得到肯定的答複後,他再一次提高聲音問道:“你真的相信我嗎?”那女孩也大聲說:“絕對相信!”導師向不遠處的助理招了招手,走出兩個助手,他們手拿一塊同樣的木板,每人各持一頭舉向那女孩。
導師說:“那我現在肯定地告訴你,如果你集中全部力量,一心一意地一拳打下去,就完全可以將它打碎並且自己不會受傷,你準備好了嗎?”
那女孩顯然沒有料到導師之前的問話就是這樣的目的,她一時張著嘴愣在了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