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員外的意思是?(2 / 2)

掃了眾人一眼,宋三山繼續道:“旱城那個地方,可以說是整個大周國最窮的城池,百姓們沒辦法生存,幾乎是每年都得賣兒賣女換點口糧。為啥呢?因為這個地方旱啊,一年下不了三場雨,冬天的大雪又能把屋子給壓倒了,朝廷每年撥款救濟也改變不了啥。旱城每個幾年就換一個知府,可是旱城還是旱城,百姓們還是在賣兒賣女。”

宋三山說著,重重的歎息一聲,這些院長們神色也跟著凝重起來。

身為讀書人,他們自是要有閔懷天下之心,就是裝也得裝出來。

“我兒是莊戶人家出身,這麼多年做官,也沒有放下過農事,深知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所以他去旱城之後,不是和以前的官員一樣,先去打壓那些買賣人口的組織,而是從根本上入手,要徹底的改造旱城。”宋三山說著難免有些激動。

“真的有辦法?”之前瞧不起宋三山的那白發老者,這會也是滿麵的激動之色。

“是。”宋三山喝了口茶水潤潤嗓子,也是為了吊一下眾人的胃口,“我兒每天帶著百姓們去挖水池和水渠,雖然暫時不能解決旱城缺水的問題,可冬天到來,將冬雪堆積到這些地方,明年春耕何愁沒有水源灌溉?”

“這個法子倒是可行,之前的官員怎麼就沒想到呢?”老者一拍大腿,讚賞道。

“或許有的官員想到了,可是他們做不到啊!”宋三山故作歎息,沉吟了片刻道:“大家對宋家經商的事有看法,甚至覺得這宋氏學院也是為了賺銀子才建造的。可是大家就不想想,沒有銀子做支撐,我兒想要做一番成就又要等上多久?朝廷正在忙著抵禦外敵,國庫裏有多少銀子能去支撐建設這麼一個不一定有前景的城池?”

“旱城的百姓連飯都吃不飽,他們哪來的力氣去幹這些重活?雖說我兒一直是帶頭在勞作,可百姓們心裏就不會有怨言嗎?萬一百姓們覺得我兒是在玩鬧,支撐不下去的時候鬧事怎麼辦?”宋三山連續幾個反問,讓眾人一時跟不上他的思緒。

給了眾人幾息的時間去消化這些問題,宋三山才繼續說道:“不瞞各位,我宋家的生意,我兒都有分紅,他就是用自己的銀子去買糧食,去給百姓們發工錢,讓他們吃飽了來上工,沒有勉強任何一個百姓,所以才在上任之後便能調動全城百姓和他一起做事。商人低賤嗎?用到銀子的時候,沒人會問這些銀子是哪裏來的,隻要這銀子能辦實事,辦好事。”

“你們是不是還想要問我,宋氏學院承辦的目的是什麼?”宋三山苦笑道:“宋氏學院真的不賺銀子,甚至每年還要倒貼許多銀子,可這裏出來的學子,將來都能有個營生,哪怕還是回家種地,至少知道該怎麼種地,才能產出更多的糧食來。這就是宋氏學院,為何要讓學生們上那麼多種課,而不是專心致誌的做學問。”

“可學院就是教育學子的地方,就是給國家培養棟梁之才的地方。”青山學院院長不知道該怎麼反駁,還是堅持自己的理論,倒是得到不少人的讚同。

“這話對,但也錯。”宋三山搖頭道:“一個國家想要繁榮昌盛,就要人才輩出,這是什麼時候都對的真理。可我倒是想要問問,難道一個國家隻有文官和文弱書生,就能繁榮富強了嗎?大家都不吃不喝不穿了嗎?做學問用的文房四寶哪裏來?強敵來犯,誰去保家衛國?隻用筆墨來討伐嗎?”

所有人都被問的一噎,因為他們誰也不能說自己都會,更不敢說自己不需要這些。

“宋氏學院的學子們,不可以手無縛雞之力,我不要求他們都是功夫高手,也不想他們都是上陣殺敵的將軍,但至少敵軍來犯的時候,他們敢站出來保護家人,而不是隻能指著敵人大喊‘有辱斯文、君子動口不動手’!宋氏學院出去的學子們,若是想要參軍,至少比那些被臨時征兵的新兵蛋子多些活著回家的機會,更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就算文不成武不就的學子,還有那些女子學生,他們也能在國家有難的時候盡一份心力,不管是抵禦外敵,還是在後方支援,我相信他們都比尋常人更有能力和破例。退一萬步講,這些人隻是平庸的活著,但他們的人生絕對和大字不識一個,一點本事沒有的人不一樣!”

“各位,你們在這裏和我磨嘴皮子,說我宋三山沒資格做院長,可身為院長的你們,除了希望自己的學院多出幾個有功名的學子,你們還能做些什麼?你們學院裏的學子,又有幾個是真的當官了?那些最後不能當官,卻要靠父母和兄弟姐妹們養一輩子的學子,就是你們培養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