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勝利繼續沉默。最終,苗勝利以9折的進價與對方簽訂了合同,進貨量還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對方非但沒有不滿,還很高興,覺得苗勝利很尊重他,是個厚道人。
故事中的苗勝利用“聽”而不是“說”來贏得了談判的勝利。其實,一個善於傾聽的人,也往往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這樣會有助於他理解對方話語的弦外之音。所以,說話時說一半留一半,把留出來的那一半留給對方去說,也留給自己來聽。這樣才會讓對方舒服,也讓自己得利。
相反,那種隻顧自己嘴巴痛快,隨意打斷別人談話,生怕自己聲音被淹沒的人,則是非常令人討厭的。這些人不但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反而會失去了解更多信息的機會。
在公關公司工作的郭凱,頭腦靈活,工作勤奮,但就是有一點不好,特別喜歡打斷別人的談話。為此,每當同事討論重要工作的時候都盡量避開他。
比如,有一次,郭凱的上司正在和幾個員工討論一個重要客戶新品發布會的策劃工作,談到關鍵的時候,郭凱回來了,馬上就插話道:“同誌們,剛才我和我那個老客戶談判,他居然和我聊了半天芙蓉姐姐,沒想到他居然知道那麼多內幕消息……”
此時,正在討論方案的上司和同事們紛紛停了下來,怔怔地聽著郭凱眉飛色舞地說。上司歎了口氣,提醒他先去喝杯水。大家本來專心致誌的討論,被他這麼一攪和,思路都打斷了,大家不由得怨憤地搖了搖頭。
如果你身邊有郭凱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就胡亂插話的人,你是不是也會像他的同事們那樣感到無奈,甚至氣憤?無疑,這樣的人不管在哪裏都不會受人歡迎,更別說受人尊重和敬佩了。
古人講: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在與人談話的過程中,張弛有度是非常重要的。《談話的藝術》的作者、心理教授格瑞德羅解釋說:“適時的沉默可以調節說話和聽講的節奏。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於零在數學中的作用。盡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
一半說,一半聽,如此才能達到良好的溝通,如果隻是急著表現自己,那麼話就失去了功效。要想交流順暢進行,讓雙方都能感受到這次談話的愉悅和成功,那麼就要學會有張有弛,有說有聽。
做好不起眼的事,才是偉大的人
在有些人看來,要想成就大事,就要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把心思放在宏偉的戰略上。而對那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把它們交給小人物們做就可以了。
事實果真如此嗎?
很多過來的成功人士告訴我們的答案是:未必!高瞻遠矚、高屋建瓴固然重要,但是若沒有注重小事情的本事和習慣,那麼同樣做不出理想的成績。換句話說,倘若在擁有雄心壯誌、一心向著目標邁進的同時,適時適度地關注一下身邊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哦!
生活中,我們接觸大事的幾乎並不太多,生活中一多半事都是小事,而隻有處理好這一半的小事,才能累積起另一半的大事,否則,隻能是無本之木。
現年42歲的高強擔任某跨國集團駐中國區的總裁,各個地區的辦事處員工加起來,數目達到1000多名,而每一個員工的名字,高強都了然於心。也就是,他能叫上所有員工的名字來。
這在很多人看來,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情,知道員工的名字又怎樣,不知道又怎樣,工作還不都是照樣做!
但是,高強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自己作為駐中國區的總裁,要想帶領大家把事業做好,就要在乎每一個細微之處,知道員工的名字並能準確地叫出來,這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因為有了這份尊重,他們才會更尊重自己,工作也才會更賣力。
有一天晚上9點鍾,高強陪同從澳洲來中國視察的大老板去公司拿份資料,然後再回賓館。就在上電梯的時候,碰到銷售部的一名員工。這個男孩還帶著一名女孩。當時的場麵有點尷尬,一位總裁,一位總部大老板,一個普通的銷售員,還有一位並不熟悉的異性。
這時候,高強開始和那個員工交流起來,他說:“許劍,今天加班呀?你們現在正在做的那個項目進展怎麼樣?”
頓時,那個名叫許劍的員工愣了兩秒鍾,才回答了總裁的問題。因為他實在想不到,在一個幾乎凝滯的氣氛裏,總裁居然能夠叫出自己的名字,還知道自己所做的項目。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第二天早上,高強打開郵箱時收到了許劍昨晚11點鍾給他發來的郵件。他說:“高總,你今天讓我太有麵子了!我帶來的這個朋友,還沒有成為我女朋友,但是因為您堂堂一個大總裁,居然能夠叫出我的名字,並詢問我項目的事,這讓我在她心中的形象已經高大無比了。”
其實同一天晚上,來自澳洲的大老板在回酒店的路上,也和高強談論起了這件事。大老板也意想不到高強居然連一個普通職員的名字都記得這麼清楚,看來真是細微之處見真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