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章、多吉島(2 / 2)

李秋彤問道:“歸魂塚?是誰起了這個名字?”

“這個島本來是無名島,爺爺買下來後才叫它多吉島,這兩座山也是爺爺起的名字。他以前經常說,等他死後要埋在中間那山坡上,我想這就是叫做‘歸魂塚’的原因吧。其實自從五年前,爺爺就一直住在這裏不肯回宿田了。”

眾人歇息了一會繼續出發,從最高的多吉山向下走向歸魂塚。這裏雖形似山穀,卻又是一片凸起的小山坡,被兩邊的高峰夾在中間,兩邊天然的屏障擋住了風勢,穀中潮濕溫暖,因此樹木生長得格外高大茂盛,歸魂塚頂部是扁平的坡麵,一直向正南方向延伸超出左右兩邊山形的遮擋,一直突出海麵。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大家終於走到了歸魂塚上爺爺的住所。幾棟樓閣三三兩兩因山就勢建在坡上,樓閣都不高,大多是兩層結構,掩在茂密的綠樹和灰色山石中,有的你若不走近去還難以察覺房屋的存在。這些人造建築精致卻低調,完全融入大自然懷抱,那麼和諧那麼親近,就像這些房屋原本就是在山裏生長出來的那樣。

其中有一處麵南背北而建的房屋算是這山上最大的一幢,朝南而建的主樓是上下二層,門樓上一塊牌匾高高懸掛,上書三個漢字《觀心苑》。主樓後麵依山修了一個環抱的院子,所有房屋的主體木梁和木結構都是深褐色的,門窗上鑲嵌著鏤空雕刻的格柵,白色絹布門窗既清新又透氣,整座樓房像是深山中一位清修的老僧,滄桑質樸,參透了世間風雨,神態中透著安逸祥和的處世態度,訴說著萬物皆空的生命感悟。

經過一條大石塊組成的路,宮合井部帶領大家來到這幢“觀心苑”前,門口一名侍者向眾人深鞠一躬,帶領大家走入屋內。一進門是堂屋,中堂上懸掛了一幅大字,是《靜心》兩個字,這幅字下麵擺了一張黑色長條幾案和兩張黝黑發亮的木椅,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家具了,屋子一塵不染,幾縷光線斜射進來,淡雅清幽。

宮合井部問侍者:“爺爺呢?”

“老爺在後院裏。”

“誰陪著他?”

“老爺喜歡安靜,我們沒事都不去打擾他,一直都是田中先生陪伴著老爺。”

田中名叫田中界二,是自小就跟隨宮合由紀夫的家仆,隻比主人小五歲,宮合由紀夫視他如同兄弟一般。

宮合井部帶領安德烈和李秋彤從堂屋側門轉入**院中,進入院中首先要踏上一片白色石英砂地,然後才連接著種植著幾棵鬆樹和幾株海棠花的草坪。院子東西兩側修建的是木質回廊,回廊裏或掛或擺放著不少大型金屬鳥籠和鸚鵡架。每隻鳥籠裏或架子上都有一兩隻各色的鸚鵡。在一處木板鋪成的露台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坐在輪椅上,與旁邊木椅上坐著的另外一位老者正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