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親那粗暴、嚴厲且又很自負的斯巴達克似的培養下,他的性格不但沒有變得剛烈勇敢,反而更加懦弱自卑,並從根本上喪失了自信心,致使生活中每一個細節、每一件小事,對他來說都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災難。他在困惑痛苦中長大,他整天都在察言觀色。常獨自躲在角落處悄悄咀嚼受到傷害的痛苦,小心翼翼地猜度著又會有什麼樣的傷害落到他的身上。看到他的那個樣子,簡直就沒出息到了極點。

看來,懦弱、內向的他,確實是一場人生的悲劇,即便想要改變也改變不了。因為他的父親做過努力,已毫無希望。

然而,令人們始料未及的是,這個男孩後來成了20世紀上半葉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他就是奧地利的卡夫卡。

卡夫卡為什麼會成功呢?因為他找到了合適自己穿的鞋。他內向、懦弱、多愁善感的性格,正好適宜從事文學創作。在這個他為自己營造的藝術王國中,在這個精神家園裏,他的懦弱、悲觀、消極等弱點,反倒使他對世界、生活、人生、命運有了更尖銳、敏感、深刻的認識。他以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壓抑、苦悶為題材,開創了一個文學史上全新的藝術流派——意識流。他在作品中,把荒誕的世界、扭曲的觀念、變形的人格,解剖得更加淋漓盡致,從而給世界留下了《變形記》、《城堡》、《審判》等許多不朽的巨著。心靈悟語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不可隨意硬性逆轉的,就像我們的雙腳,其大小是無法選擇的。所以,千萬別再抱怨你的雙腳,更別刻意地去壓抑它,做削足適履的傻事。請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永遠是真理。

載入史冊的信誓

1797年3月,法蘭西總統拿破侖在盧森堡第一國立小學演講時,瀟灑地把一束價值3路易的玫瑰花送給該校的校長,並且說了這樣一番話:“為了答謝貴校對我、尤其是對我夫人約瑟芬的盛情款待,我不僅今天呈獻上一束玫瑰花,並且在未來的日子裏,隻要我們法蘭西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將派人送給貴校一束價值相等的玫瑰花,作為法蘭西與盧森堡友誼的象征。”從此,盧森堡這個小國即對這“歐洲巨人與盧森堡孩子親切、和諧相處的一刻”念念不忘,並載入史冊。

後來,拿破侖窮於應付連綿的戰爭和此起彼伏的政治事件,並最終因失敗而被流放到聖赫勒那島,自然也把對盧森堡的承諾忘得一幹二淨。

誰都不曾料到,1984年底,盧森堡人竟舊事重提,向法國政府提出這“贈送玫瑰花”的諾言,並且要求索賠。他們要求法國政府:一、要麼從1798年起,用3個路易作為一束玫瑰花的本金,以5厘複利計息全部清償;二、要麼在法國各大報刊上公開承認拿破侖是個言而無信的小人。法國政府當然不想有損拿破侖的聲譽,但電腦算出來的數字讓他們驚呆了:原本3路易的許諾,至今本息已高達1375596法郎。最後,法國政府通過冥思苦想,才找到一個使盧森堡比較滿意的答複,即:“以後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法國將始終不渝地對盧森堡大公國的中小學教育事業予以支持與讚助,來兌現我們的拿破侖將軍那一諾千金的玫瑰花信誓。”

也許拿破侖至死也沒想到,自己一時“即興”的言辭會給法蘭西帶來這樣的尷尬。

心靈悟語

許諾隻在一瞬,踐約卻需要很長時間的付出。不要輕易許諾;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食言。

沒有一句台詞的角色

為了募捐,主日學校準備排練一部叫《聖誕前夜》的短話劇。告示一貼出,傑克的妹妹詹妮便熱情萬丈地去報名當演員。定完角色那天,詹妮一臉冰霜地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