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第一秘訣
多年前的一個傍晚,一位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邊發呆。那天是他30歲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必要。因為亨利從小在福利院長大,身材矮小,長相也不漂亮,講話又帶著濃厚的法國鄉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既醜又笨的鄉巴佬,連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應聘,沒有工作,也沒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於生死之間的時候,與他一起在福利院長大的好朋友約翰興衝衝地跑過來對他說:“亨利,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好消息從來不屬於我。”亨利一臉悲戚。
“不,我剛剛從收音機裏聽到一則消息,拿破侖曾經丟失了一個孫子。播音員描述的相貌特征,與你絲毫不差!”
“真的嗎,我竟然是拿破侖的孫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聯想到爺爺曾經以矮小的身材指揮千軍萬馬,用帶著泥土芳香的法語發出威嚴的命令。他頓時感到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樣充滿力量,講話時的法國口音也帶著幾分高貴和威嚴。
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滿懷自信地來到一家大公司應聘。他竟然一應即被聘了。
20年後,已成為這家公司總裁的亨利,查證自己並非拿破侖的孫子,但這早已不重要了。
成功取決於人的心理素質、人生態度和才能資質。當然,僅靠這個“本”還不夠,必須兼具高遠誌向和實現目標的專心致誌的毅力。特別是專注於一,更有助於一個人的成功。
心靈悟語
對自身的蔑視和殘忍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自卑便是最常見的,對自我的憎恨和與自己過上不去,輕視自己,沒有主見,用別人的判斷標準扼殺自己的信心,這是許多悲劇的根源所在。因此,自卑是自信的天敵,是人生的陷阱。成功,從設定目標開始比塞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來到這兒。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裏還是一個封閉而落後的地方。這兒沒有一個人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願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嚐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去。
肯·萊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兒的人們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都還是轉回出發的地方。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最後他隻得雇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峰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隻拄一根木棍跟在後麵。
10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800英裏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鬥星。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裏,一個人如果隻憑著感覺往前走,他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裏沒有一點參照物,若不認識北鬥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漢子,隻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麵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心靈悟語
一個人無論他現在多大年齡,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目標的那一天開始的,以前的日子,隻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
為了求生存,求成功,我們必須由雜亂中建立秩序,找出一個正常的步調,確定一個目標。如果沒有目標,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目的地。正如空氣對於生命一樣,目標對於成功也有絕對的必要。成敗取決於自己歐洲的某個城鎮又熱鬧起來了,這裏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電單車競賽,全球好手都陸續湧進這個城鎮。許多競賽好手都提前兩三個星期到當地訓練,以適應現場的地理環境。
在眾多好手中,有三名不同信仰的華僑青年。
第一名相信宿命論。有一次他在競賽時滑倒了,無論他後來如何拚博都無法改變失敗的結果。此後,每遇比賽一旦他不幸滑倒,他就會自動棄權,因為他認為那是命中注定的無法更改的命運。他將整個競賽的成敗,寄托於冥冥之中的“命運”。
第二名青年,從小就依從父母,膜拜三國時代的關公。每逢競賽之前,他一定跟從父母到附近唐人街的一間關帝廟去燒香,向廟內的“關老爺”(乩童)詢問結果。若那名乩童點頭準許他參加競賽的話,他便會有信心去參賽,否則,便放棄。至於這次參賽,他父母親己到關帝廟詢問過了,乩童很有信心地告訴他父母,這次一定可以成功地奪取冠軍,他會得到關帝相助。這名青年將整個競賽的奪標機會,交於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