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天,太陽火辣火辣的。
西安,古名長安,是全國的文化名城,六朝古都,文化璀璨,人傑地靈。
這樣一座城市,擁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旅遊者在這裏遊玩。
“羅經,又叫做羅盤,是中國古代地理堪輿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風水堪輿就是看陰、陽二宅,屬於我國古代民俗範疇的一種平常而又特殊的文化現象,這個羅盤據考古記載,是傳自明朝時代的物品,具體來源已經無法考察了。”
一名導遊對著西安博物館內的那蒼老羅盤徐徐而道,圍觀的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驚歎,對於風水,在眾人的眼中,都是帶有著神秘感的。
隻有人群中一名年輕男子沒有任何表情,臉色不以為然,根本沒有在意導遊的敘說,隻是平靜的盯著玻璃展櫃中那個古老的羅盤。
他是西北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不過大學三年,趙奇發現自己居然連西安周圍的名勝古跡都沒有玩耍過,所以,趙奇來到了西安博物館。
趙奇本人恰好是是西北大學曆史學的一名學生,目前正在準備考研,是宋史方向,出於興趣,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
平時也看過一些相關書籍。
羅經,也就是羅盤,根本沒有像導遊說的這樣簡單,它是以數千年來被奉為華夏奇書的《周易》做為理論支柱,以五行相生,陰陽相克作為預驗禍福的基本依據。
《易經》是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為伏羲八卦為始。
那時並沒有文字所以八卦。
二為周文王父子承接伏羲八卦,八八重疊生六十四卦,周文王父子認為64卦已包含宇宙萬物,每一卦都有卦辭。
後有孔子做傳又稱《易傳》《十翼》。
《易經》的發展在夏朝時期產生了《連山易》,在商朝時期產生了《歸藏易》,在周朝時期產生了《周易》。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易經書,由伏羲氏所創。
由於時間的原因,《連山易》和《歸藏易》已失傳,隻剩下《周易》。
《周易》是出自於《易經》的,並且是儒道兩家重要經典之一。
《周易》上取赤道黃道、三恒四象、二十八宿、十二分野、北鬥七星、五星七曜。
中取古代曆法中的十二層次、天之地幹、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年月日時。
下取古地理中的九州十二國、五嶽四瀆、高山平洋、風神雨師、東南西北。
又取人間君臣將相、五親六戚、父子兄弟、官祿財富、生肖屬相,遺跡名宿中的五花八門的宜忌、順逆、尊卑、凶祥等等。
幾乎無所不包,可謂是把天地人三才盡情肆意地網羅其中。
趙奇根本不在意導遊所說的,對於這些,導遊所知道的隻是一點點為了完成工作而學的皮毛,根本沒有自己所知道的清楚。
反正眾人都不懂,所以,隨便導遊如何忽悠,眾人都是一種感覺,不明覺厲。
趙奇有些自嘲的笑了笑,自己是來博物館排解心情的,根本沒有必要去糾結這些,當下,收回了思緒,隨著人群向著下一個玻璃展館走去。
跟隨導遊的大隊伍向著前方下一個玻璃展櫃走去,蘇九走在最後。
正準備跟上隊伍,突然臉色一楞。
“這是……”
鋼化玻璃展櫃中,一個古老滄桑的羅盤,平穩的放置在中央。
此刻,鋼化玻璃展櫃中的這個羅盤指針在急速的轉動。
趙奇整個人都愣住了,呆在原地。
羅經指針的轉動,原理其實與指南針一樣,是跟隨磁場的。
難道,磁場出現異常?
在趙奇眼中,羅盤指針的速度越來越快。
隻是,他沒有發現,周圍人神色正常,確實沒有發現。
就隻見“彭!”的沉悶一聲。
鋼化玻璃展櫃中的這個羅盤,瞬間支離破碎了,連同鋼化玻璃展櫃都裂出無數的裂縫,就在這一瞬間,趙奇似乎感覺到什麼東西鑽入到自己的腦海之中。
“這,是什麼?”趙奇整個人還楞在這突然其來的變化之中!
博物館的警報裝置瞬間起了作用,就在羅盤破碎的瞬間,博物館內就響起了警報。
隻是片刻之間,博物館的保安隊伍就來到趙奇眼前的這個玻璃展櫃。
“什麼情況?咦,不好,是明朝羅經出問題了,快通知李老!”最先過來的是一名中年男子,拿著對講機,穿著保安製服,身後還跟著兩個年輕保安。
趙奇此刻也早就回過神來,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