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上降下來的神女(2 / 2)

這支隊伍論人數僅有五千,遠不是慕光極十萬大軍的對手,但此刻痛打落水狗,一方是有備而來,選擇好地勢隱伏,一方是本來就心驚膽戰落荒而逃,甚至盔甲武器都沒有,隻穿著內衣的士兵,怎麼可能是他們的對手?被他們齊聲呐喊,如潮水般湧出的凜然氣勢已經嚇倒,邊戰邊退,甚至無心還手,隻想著逃命。

地宮裏大擺慶功宴,素心問:“怎麼你還暗中埋伏了一支精兵在離州城外?”

慕北辰篤定地微笑:“既然今晚吹西風,而東邊是離州,知府黃欽是慕光極的人,那麼在慌亂中他的第一選擇應該是退往東方離州,我隻需要一支人馬去離州城門外埋伏就事半功倍。看著吧,這場火攻他折損兵力至少過萬,糧草輜重應該更多。而最打擊他的是喪失了士氣。”

素心點頭,火攻的後續慕北辰安排得跟她的想法不謀而合,不過她想起痛打落水狗的方法還更直接了點,命人埋伏在離州城外的這一步沒有考慮到,卻是直接派了五萬人馬從城門處追趕包圍逃兵散將。唯一可惜的是他們騎兵很少,追擊起來比較不力。不過光是這樣的聲勢已足令攝政王大軍心慌誌潰了,瓦解了他們的鬥誌,接下去許多事就好辦得多。

攝政王退入離州後清點人馬,大部隊竟然隻剩下八萬人馬,丟失糧草輜重過半,隻有戰馬還算損失不大,而剩餘人馬在城內卻一時無法安置,隻能強令城門附近百姓遷居城內。在武力脅迫下,老百姓隻能放棄自己住處,怨聲載道。

同時離州知府黃欽坐立不安,小心伺候盛怒後顯得陰冷凶狠的攝政王,生怕一個不小心被他砍了腦袋。

此刻攝政王隻剩下一個指望,就是宛國的兵器盡快運到。至於糧草方麵,他一方麵令黃欽設法搜刮城內百姓民脂民膏,一方麵發急令送往京城請求支援。他自己則親自整頓軍隊,直接在城內安營紮寨,搞得離州城雞飛狗跳,民不聊生。

就這還沒算完,他很快就聽到城內百姓沸騰的民怨,而街頭巷尾開始流傳一些對他不利的謠言,說是從京城傳來,天降紅雨的事件,什麼紅雨現字,慕色石碑預示天命之類,人人都開始猜疑攝政王有違天命,激起天怒。

其實百姓雖然文化水平都不高,卻也不是個個笨蛋,在攝政王統治下的這許多年早已不滿,從前攝政王會將不利百姓的政治決策都轉嫁到慕北辰頭上,可慕北辰退位一年多,新君繼位,天下人都知道他難得早朝,不批奏章,簡直就是個昏君,那麼所有決策性事務都由攝政王來處理。一些不利百姓、壓榨百姓的條令頒布,當然就是出自攝政王之手,於是暗地開始猜疑從前那些腐敗殘暴的政策是否也都是攝政王所頒發。

民心一失,黃欽征收糧草的事就遇到了極大阻礙。本來離州就不是富庶之寺,城門口百姓被迫遷居城內,已是流離失所,城內百姓又不見得富餘,還要強迫他們繳納賦稅米糧錢財,他們的怨恨已達到了極點,許多人開始直接抗命拒繳,直接與官府對抗。

黃欽怕事,直接將此向攝政王彙報,慕光極考慮不久,哪怕是強力鎮壓也必須要得到糧草,否則就無法供給這八萬人的消耗了,於是采用武力強奪。百姓們苦不堪言,危及生命,他們也不肯束手待死,便有人聚眾開始造反,城內亂成一鍋粥。

沒過兩天,宛國喬裝的商隊從滎丹經過,進入離州,向攝政王稟報武器送到。

攝政王大喜之下來不及清點,令黃欽把這兩天搜刮來的錢財全交給宛國使者以充購買武器輜重的資金。雖然還不夠,但宛國來使表現得十分大度:“晏秦和宛國素來交好,我們國君不是計較之人,隻望攝政王此戰旗開得勝,將來奉還便是。料想以攝政王的聲譽地位不可能拖欠錢財。”

慕光極千謝萬謝,來不及清點便收下物資裝備。宛國使者則怕戰火波及,迅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