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心靈史17(3 / 3)

記者:我看過你寫的一篇關於“80後”的評論,還不錯的。寫評論和寫小說更喜歡哪個?

林靜宜:小說。其實寫雜文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寫完你所說的(《挑剔八○文壇之怪現象》)評論之後,突然發現自己與很多寫評論的人都犯了同樣的錯誤,有很多進步作者的中期,乃至晚期的作品,從主觀心態到客觀實踐上都會有很大的改變,或者變好或者變壞,我們不應過早地予以一時評論。譬如你在看張愛玲的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就有太大的不同,假若當她二十來歲時就論斷了她的能力,她也太委屈了。對此,我在十年之內應該不會再寫這樣的評論,哪怕對於事態,也將存而不論。事態的發展,本就不是我們一眼所能望穿的,而自己,也有許多不足將要由書籍來彌補。評論家看似理性主義者,而事實上恰恰相反,隻不過,他們喜歡使用理性的語言來掩飾自己的感性罷了。曾經寫過詩歌,寫過散文,後來寫評論,這些都是比較單一化的體裁,為了避免在雜文裏犯下主觀意識太強的錯誤,我將把它融入小說中,既然是小說,夾敘夾議的語言就算偏激了也是可以原諒的。

記者:寫過的東西自己會忍不住想要再看一遍麼?

林靜宜:嗬嗬,肯定會的,並且寫完最後一篇的時候,會有點鄙視上一篇作品,這都是風格未定型的寫手常有的心態。

記者:一般作者都喜歡反複閱讀自己的作品,文人多自戀啊。

林靜宜:這跟自戀兩碼事,這是一種積極表現。如果寫完一篇就丟一篇,我覺得這是不端正的態度。

記者:寫文字在你生活中占有多大分量?未來會從事這方麵工作麼?

林靜宜:寫文字在我生活中占的分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文學就不一樣,文學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文學,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從小學起就要學語文。也許有的人不這麼認為吧,每個人對文學的理解都是不盡相同的。對我而言,文學無處不在,它與戲劇,音樂,戲曲,繪畫等等等等也是息息相關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換,相互產生靈感。也許我有天不覺得文學是藝術了,那麼文學在我的心中就是靈感的化身。這個,也是要看個人的理解了,觀念不一樣的人的理解也不一樣。至於將來,我想至少十年之內我會一直走文學路子,假若有段時間我不從事文學了,但到最後還是要回歸到文字上來。

記者:寫作之外還有什麼愛好?

林靜宜:愛好多了,我有三大愛好,第一是繪畫,第二寫作,第三攝影。我在沒有發表文學作品之前發表過漫畫,自創版的陸小鳳,初三時畫的,高二被發表了。攝影的比率占我這三大愛好雖不見多,但從小到大那種感覺是不增不減,又不能沒有它的。再者,我的次愛好非常多了,看電影,聽音樂,拍DV,逛書店,旅遊,唱歌,上網,翻舊照片,望著破房子(尤其是裏邊黑黢黢的)發呆,等等等等,一時半會羅列不完的。

記者:你應該是美女吧?為什麼選擇“棄演從文”?

林靜宜:嗬嗬,照片上是看不出是不是美女的,其實我很普通,黑眼圈很重,被燈光一照,就看不出來了,加上五官輪廓鮮明的人本來就比較上相,這不能說明是不是美女的。至於棄演從文,剛才我已提到,因為環境導致我安靜的性格,缺乏“人來瘋”特點的人大多是不太適合表演的,也或許是年齡過了,不怎麼適應太流行的娛樂項目,反而喜歡安靜地呆在家做自己喜歡的事。

記者:你今年20歲了?

林靜宜:嗯,今天剛滿二旬,嗬嗬。

記者:覺得這些年裏最美好的是哪段時光?為什麼?

林靜宜:二十年來,最美好的時光該說是我高中的時光吧,因為環境特殊,壓力最大,將我改變了很多,既是最美好的也是挫折最多的時光。高中階段也談過戀愛,十七歲戀愛,十九歲失戀,人生觀愛情觀世界觀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高中階段開始有點與社會接軌,接觸的人除了學校的(其實學校的那些同學他們也已經很社會化了),校外的認識得更多,有些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工作上很好的夥伴,也是彌足珍貴的。

記者:《逆時鍾》真的有你青春的影子?那麼你的青春很精彩的。

林靜宜:嗬嗬,是的,其實一個人也不會發生那麼多事情,一些事是發生在我周圍很親近的朋友身上的,譬如馮漪曼在歌廳唱歌,藤蓉蓉參加模特比賽,錢霏霏製造謠言等等等等,還有一個,夏尋這個人物在現實中與馮漪曼並不是那麼戀愛的,又是套用了我高中一個男同學的生活模式。很多都是經過整理後編出來的,但是都跟現實脫離不了關係。

記者:那麼關於青春,你都記住了些什麼?

林靜宜:關於青春,這個話題太泛了,一言難盡。不過有一點讓我感到刻骨銘心的是,它奪去了我太多的睡眠時間,過去因為學業,尤其是做理科作業,不做良心不安,一做就要做好久,並且錯誤百出,猶如赴湯蹈火;後來因為事業,工作量大,這個還好,最可怕的是寢室同學晚上要聊天,聊到很遲,白天難免起不了床,我如果那樣良心又會不安,這真是讓人貧血,讓人神經衰弱,前陣子還特因睡眠質量不好挨了三針,卻不見得睡眠質量有所好轉。

記者:你是福州人,那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對於故鄉怎麼看?對於你現在讀書的成都呢?

林靜宜:嗯,海邊是我最喜歡的地方,茫茫的大片海灘,細沙層層疊疊,上麵有波光微泛,那是最美麗的。我甚至特地從海邊帶回細沙,裝進朋友送的陶瓷杯裏,感覺特別好。福州和成都都有榕樹,但是福州的榕樹的氣質很古典,是超級旁逸斜出的那種,百年老榕樹到處都是。福州的空氣比成都好,天空也比成都的藍,成都的古文化和福州相比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成都人熱情大方,福州人細心謹慎;成都菜麻辣可口,福州菜清淡宜人……至於更喜歡哪裏,這個很難說,各有各的好,福州有我最喜歡的大海,成都有濃厚的人文氣息,叫我選一個更好的還真不知如何選起呢!

記者:大學生活有趣麼?

林靜宜:有趣的事很多啊,對我而言,生活中有趣的事無處不在,就算不在大學也很有趣。

記者:未來有什麼打算?今天是你的生日啊,生日願望是什麼?

林靜宜:打算啊,好好讀書,好好寫作,好好生活。願望啊,嗬嗬,那是秘密啦。至於以後的事啊,我希望我事業有成之後,重新學人物水彩畫。

記者:嗬嗬,還是熱愛畫的。

林靜宜:都愛,嗬嗬,博愛。

記者:好的,我們就聊到這裏。感謝林靜宜,嗬嗬,你真敬業。

林靜宜:謝謝,嗬嗬,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