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誠律己身襟懷坦白(7)(1 / 2)

蓋達爾怒視著白匪,不說一句話。白匪頭子說:“給我搜!”敵人七手八腳地搜起來,從他身上搜出了一張白軍軍校的身份證,這是出發前,隊長交給蓋達爾作掩護用的。“噢,自己人,你是從紅軍那兒逃出來的吧?滾吧!”

蓋達爾尋著路,向遊擊隊營地走去。一路上他想著丘蒲克大叔的慘死,悔恨極了。

他想:大叔一再叮囑我要警惕,我卻疏忽大意,不但上級交給的任務沒完成,連大叔也犧牲了。我可怎麼辦呢?回到遊擊隊可怎麼向隊長彙報呢?如果把事實真相說出來。隊長以後還會信任我嗎?遊擊隊的戰友們會原諒我嗎?也許我會被開除的,再也不能留在遊擊隊裏了。隱瞞真實情況嗎?他想:“不,我一定要做一名誠實的遊擊隊戰士,把這裏發生的一切,毫不隱瞞地報告隊長。讓遊擊隊作好戰鬥準備,消滅白匪,為大叔報仇!”

蓋達爾回到遊擊隊營地後,向隊長和戰友們詳詳細細彙報了事情的經過,認真檢討了自己的錯誤。

大家都為失去丘蒲克而萬分沉痛,過了好一會兒,隊長轉向蓋達爾嚴肅地說:“你的錯誤是嚴重的,可是已經犧牲的人是活不過來了。你應該永遠記住這個血的教訓,要像丘蒲克那樣去生活,去戰鬥!”

由於蓋達爾誠實地報告了所發生的一切,遊擊隊提早作好了戰鬥準備,成功地殲滅了這股白匪。後來蓋達爾在戰鬥中屢建功勳,成長為一名紅軍指揮員。國內戰爭結束後,他成了一名作家,又坦率地向讀者講述自己十四歲時那段難忘的經曆,人們都稱讚他不向組織隱瞞事實真相的誠實態度。

張循不貪他人功

為政的官員們,必須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墨子·公孟》

武則天做皇帝時,禦史張循憲奉旨到河東一帶視察、處理問題。有些問題順利的解決了,可是有一個問題把張循憲難住了,他束手無策。怎麼辦呢?他向當地的官員詢問:“這裏有沒有善於出謀劃策的能人?”

“能人,善於出謀劃策的?”有一位官員說,“有一個張嘉貞,曾經做過一段平鄉縣尉,因為有過失被貶官為民了。這人能力、才幹確實是很強的……”

“曾經有點過失沒什麼,是要能幫我出主意把事情處理妥當就好。”張循憲這樣說,立刻派人把張嘉貞請來了。

張嘉貞確實有才幹,聽了張循憲說的事情,立刻拿出辦法,片刻之間難題迎刃而解。

張循憲又驚又喜,想了想就對張嘉貞說:“我想給朝廷上一奏章,能否請你待我起草?”

張嘉貞並不推辭,提筆寫了一道奏章。張循憲說:“我一定想皇帝推薦你,讓你得道朝廷的重用!”

回到長安,張循憲叩見武則天皇帝。他先奏報了視察河東的情況和對一些問題的處理,最後就提出了那件曾束手無策的事情。

聽了這件事,武則天說:“此事確是棘手,應當如何處置,需仔細斟酌……”言下之意處理不了也不為過失。

“這件事情已處理完畢。”張循憲說。

“噢?是怎麼處理的?”武則天很感興趣。

張循憲就把處理辦法即結果奏報一番。

“好,好!”武則天滿意地笑了,“卿家真是不負朕望。有這樣的禦史,誠屬難得。好,朕會記住你的功勞!”

“其湊陛下,”張循憲說,“這件事情不是臣處理的,那時臣已束手無策。是別人出的主意,臣隻是按那主意辦的。”

“那麼,是誰出的主意?”

張循憲就把請張嘉貞的事詳細奏明。

“能虛心求教,采納好的主意,這也是一大長處。”武則天說。想了想又問:“卿家一路巡視,對地方吏治與民情多有體察,對今後治世有沒有什麼想法啊?”

聽這一問,張循憲立刻將奏章呈上,說:“有,臣有奏章才此。”

看罷奏章,武則天的眼睛都瞪大了。一是對奏章的欣賞,二是對這奏章出於張循憲之手感到驚奇,張循憲平時也沒這麼高的見解啊。

“所奏見解高超,建議精當,說理透徹,文筆犀利。想不到卿家近來的見解大有進步啊……”武則天笑容滿麵。

“啟奏陛下,”張循憲忙說,“這奏章不是臣的手筆……”

“唔,我說你平時沒有這麼高的見解嘛。是誰的手筆?”武則天問。

“就是臣剛才說的張嘉貞。”

“為何不早說明?”

“奏章如果不對聖心,臣就不說了。”張循憲笑了,武則天也笑了。

“陛下,”張循憲說,“今日,臣來見駕,第一件大事是要保薦張嘉貞。臣已經對他說過,一定要推薦他,讓朝廷重用。”

“依卿之見,保薦他任什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