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書信是按順序一封一封交給五個人的,每封中間都相隔了半個時辰,在這期間,夏帆把五人都叫來,然後再找人一一把他們支配走,第一個人離開後,夏廷軒就會交給他夏帆的親筆信,並且告知其他四人也得到此任務,剩下幾人都是如此,終於三個時辰後,每人都帶著一隊趕到了夏帆指定的地方。
並且每個地方,夏帆都安排了人守著,帶著夏帆的手令,下了第二道指使,那就是半個時辰後,帶著自己的三千人馬與其他人會合,也就是轉了一個圈,就是都統樊傑帶著人從東邊趕到南邊與副都統楊橋會合,而楊橋則帶著人馬到總兵李安處與他會合,李安又帶著人倒北邊與副將孟常秋會合,當然,孟常秋也不閑著,他的任務是帶著三千人馬到東邊與樊傑會合。而留守的顧謙呢,他也得到任務,就是率領三萬人馬,隨時等待出城,為什麼不把顧謙算在裏麵,那是因為夏帆對他是絕對信任的,顧謙打仗已經跟在他身邊十多年了,期間救過他好幾次,他絕對不相信顧謙會是奸細。
也就是說,各人都不在原地,而讓他們會合的人也不在原地等著,而且夏帆的命令中還寫著,各自要會合的隊伍是五萬人馬的隊伍,揚言這次要一鼓作氣直搗敵營。
這麼做的目的就很明顯了,那就是,每支隊伍在的方位,就隻有一個將領知道,如果奸細認為,這次是五萬大軍要攻擊敵營,他就一定會報信,報信自然就會提及大軍所在方位,也就是說,如果哪隻隊伍遇到了敵人埋伏,那麼知道這支隊伍位置的那個將領,就是奸細,比如李安遇到了埋伏,那麼隻有楊橋知道他的方位,並且帶著隊伍要和他去會合,那麼楊橋就是奸細。
不得不說,夏帆是很驚訝南宮淵能相出這麼妙的辦法的,而且為了事先不讓幾位將領知道已經有其他人帶人出城,他還特意把各人的親信聚集在了一起,每人帶的隊伍也都是各自分配好的,不知道會有其他隊也出城。這麼做,一旦敵人埋伏了,那麼奸細就浮出水麵了,所以為了引出敵人的伏君,夏帆還不敢說多了,隻說有五萬人,如果說多了,嚇的敵人撤退可就什麼都查不出來了。
還有一點,還是若寧提出來的。就是為什麼讓他們半個時辰後再出發與其他人會合,那就是說,讓奸細在知道有五萬人要去攻營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向敵人通風報信,還要給敵人足夠的時間來埋伏,整個計劃就是這樣,現在各隊已經起程開始要與夏帆指定的隊伍會合了,到底能不能抓出奸細,就看今天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