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公平公正(1 / 2)

哨聲一響。

岸邊出發台上的兩人一躍入水。

身體呈S型在水平麵下擺動,如同潛艇發射的魚雷,嗖的一下,第一個單程已經過半。

仰出水麵後隨即水花四濺,在嘩啦啦的擊打聲中兩人齊頭並進。

這泳池單程是50米,一個來回是100米。今日他們比賽1500米也就是15個來回。

兩人都選用的是自由泳。

韓威每一次劃水都剛勁有力,動作規範,習慣性右邊換氣。此時為了加快速度,他雙手不斷加快頻率,一時間不像在遊泳,而像在水中奔跑。

而看陳承遊泳的人都有一個感覺,他也不是在水中遊泳,而是在水麵快速匍匐爬過。這個爬是形容他的動作,和速度無關。年幼時接受過一段時間的專業訓練,養成了三劃一換氣的習慣。對,他是標準的雙邊換氣。

不過這1500米的比賽,光換氣專業還不行,還需要咯速度和保持速度的體力。

一般比賽大家都會按照各自的實際對體力進行分配。

可眼下,才劃完七個來回兩人就開始全力比速度了。完全不安套路遊的兩個人,倒是讓比賽的刺激度陡然增加。

就開始加速自然不是上策,後半程會比較辛苦。不過,對於池中得兩人這個擔心又點不適用了。

因為直到進入第14個來回,他們都沒有減過速,而且越遊越快。

陳承依然一路領先,韓威緊咬不放。

進入最後一個100米。

韓威全力衝刺。

陳承似乎體力消耗過大,隻能眼睜睜看著他追上,本來好不容易保持的半個頭的優勢,在靠近轉身的池邊時已經被追平。

最後一個50米。

韓威拿出餘力奮力前行。雖然由於習慣右邊換氣而看不到陳承的情況,不過,想再追上他,基本沒有可能。

說過說體育是苦練出成績,這點陳承不會反駁。但是他的啟蒙教練再第一堂課時就教過他:遊泳成績是苦練出來的,但是當大家的能力相當時間,能贏一微秒的人不是運氣,而是技術。比如雙邊換氣可以一直看到對手狀態。再最後碰觸池壁的時候,可以選擇少做一個動作,直接將手伸直,利用慣性,盜線。

陳承進入最後一個50米。

轉身,蹬腳。

韓威已經追平。

兩人幾乎一是上了高速。

追回之前的優勢已經不可能。

在最後拍打岸壁時,陳承剛好趕上一次滑行結束,他索性伸直手壁。

而韓威則由於一再加速,打亂了節奏,陳承搶道邊時,他正好剩下滑完一臂還剩半個滑行距離,加上他關上是右邊,陳承在他左邊,就輸那麼一點點。

出水上岸後,來到槍前。

“我靠,居然還要自己組裝。”

陳承看著一桌的零部件內心咆哮,可臉上一本正經。

幸虧昨天訓練時,看到韓威示範過一次,當時就被他的颯爽吸引。陳承腦海中快速重播著他熟練組裝槍支的模樣。心裏想著,手裏就模仿著,也算惟妙惟肖,一停一頓,幾乎和身邊的韓威同步。

韓威看著他組裝的手法,居然能和自己的速度,力度,精準度同步。一時間萌生出一種特別想帶他成為特種兵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