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凰?王誌》明帝篇:
昭和九年。月氏複亂。震朝野。帝怒。軒王跪於祈元殿前,請纓平亂。言:“願居前,誓報家仇。”帝憶及,諾。
善柬大夫雲懷遠,禦封護軍師,隨行。
七月初八,十萬大軍,入月氏。
……
昭和十一年。九月二十,月氏族長兀拓木生致,族下眾降。吾軍損失二三分,軒王勝。自西返,經陽春,後不知所蹤。
影鳳城祈元殿
“監察使,朕命你再說一次。”明帝的語調平緩,炯色的眼望著瑞玉階下,跪著的人。正是火陽驕起之時,光色從殿前玄紅明透琉璃瓦穿過,照著正俯身的一幹人。這殿前榮華幾百年,也不過是一念心轉。
明帝的聲音柔和,低沉如古琴蘊音。卻藏著刃。仿若,再多說一句,就葬身七尺塵土。
“稟……稟陛下,軒……軒王遇……遇襲,在陽……陽春,下……落不名。”哆哆嗦嗦的,終於再說了一次,作為監察使,周則廷隨軍,也是經曆了不少的風雨,可是,在這朝堂上,他卻不得不站在浪尖上,麵對盛怒中的帝王。
“遇襲?”明帝的眉起了褶。
“是。軒王決定帶一百輕騎先行回影鳳城,留軍師與臣於軍中。我軍行至遇襲處,隻剩一重傷者,留下遇襲二字後身亡。一百輕騎無一生還。”一鼓作氣的說完,周則廷回複些冷靜,悄悄抬袖,將額際的汗滴拂去。
瞬間,時間凝滯。
“找!給我找,死……”明帝停住,閉了閉眼,又說道;“死也要見屍。”
今日朝堂,終散去。明帝的玄色紅鳳皇袍消失在朝臣的視線裏。
眾人開始議論紛紜。
周則廷快步走著,生怕遲了,又落的更大的罪名。
“周大人。”有些威嚴的聲音,硬是止住了周則廷匆忙的腳步。他一驚,這聲音是……
“寧丞相。”周則廷側身,對眼前的人施了禮。
隻見來人,身著絳紫色官服腰束烏犀帶,雖上了年紀,卻仍鶴發鬆姿。此時,他正笑嗬嗬的看著周則廷。
“周大人,軒王一事,你還需多費心思。軒王蒙聖隆寵,雖非嫡子,卻也不可小覷。”
周則廷暗罵了聲:老狐狸。臉上卻仍笑著應對:“丞相說的是,下官自當竭力找尋軒王。先告辭。”
寧至清擺擺手,看著周則廷匆匆背影。仍是笑意盈盈。眼裏卻透著一絲銳利。
**************************************
陽春霧雲山底
誰也沒有想到,終日雲色繚繞的霧雲山下,有如此美麗的景色。
卉木季季萋萋。倉庚喈喈,動人聲色,如仙人吹奏的飄飄仙樂。景致也倍還人。鳥兒不歸春晚,千嬌百媚不懼花寒,任那一汀煙雨東風吹皺。雨細於塵。三分流水,一汪清泉。
美景中,就見一白衣女子,在花草中拾掇著。背影婀娜。微散的發在身後鋪開,綿延,飄渺如雲水。
突然,女子的動作頓住,似發現了什麼,放下手中物什,朝林間走去。
向晚看著眼前的男人,有絲片刻猶豫。
南都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那時,她才八歲。多遙遠的歲月,時光,在雕刻與被塑造中,直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