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s市郊區一小學。
臨近放學時分,校門口早早地擠滿了來接孩子的家長。
家長們多是騎車而來,自行車電動車;也有個別離家近的,直接用自身天生的交通工具就走過來了。大家就著校門口那片地方,或倚車而坐或抱臂而站。偶有相熟的,也會聊上兩句,詢問下對方孩子的學習情況,再暗中與自家孩子作個對比,便會說些場麵話,相互的誇上兩句。
當然,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校園內,不時地看一下表,等待著孩子們放學。
很快,大家就把本不太寬的道路給堵了個嚴實,路的兩個兩方都堵了不少車輛,尖銳的喇叭聲時不時地響起。
一個穿製服的,似是學校門衛的中年大叔,便當起了臨時的交通督導員,穿梭在堵塞的核心處,指揮著家長們相讓一下。
一時間,在校門口處,與安靜的校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指揮聲,應答聲,報怨聲,鳴笛聲…彙成了一首放學接孩子的交響曲。
這廂正熱鬧間,隻聽得叮鈴鈴--,一陣歡快的鈴聲響起,家長們瞬間全都望向校園內,身子也不自覺地也向校門口走了幾步。
而原本安靜的校園裏,這會也熱鬧起來,孩子們背著書包,真如脫韁的馬兒們,歡笑著,嬉鬧著,一個接一個地向門口跑過來,看到自己的家長後,叫著就歡喜地撲了過去。
而家長們大老遠就瞄見自家的孩子,也呼喚著名字擠了過來。兩廂裏家長孩子見了麵,並不急著回家,而是再就地打量兩眼問候兩句。
於是乎,這一番眾人親子大相聚,就使得校門口也堵了起來。這讓穿製服的中年大叔就有點忙不過來的架勢,整個t恤的前胸後背部分都被汗水浸濕。
正忙得不可開交時,門口內側學生中間出現一位年輕女老師。中等身高,身材稍瘦,一頭利落的短發,麵貌也是中等,隻是那對狹長的單鳳眼使整個麵容平添了不少風情。
此刻她正用清脆地聲音要求同學們要守秩序,指揮著孩子們依次通過大門口。
有了她的幫助,中年大叔輕鬆不少,忙碌之餘,還不忘向女老師大聲招呼,道:“劉老師,你總算來了!”顯然是指揮校園交通的常客。
劉老師正抓著一個因急著衝出去而不停推搡身旁同學的男孩,隻抬頭衝大叔應了一聲。
兩人一裏一外,分工合作,總算使得情況有所緩解。當學生們隨家長漸漸散去後,不住校的老師們也開始離開,走到門口均會向兩位臨時交通督導員說聲辛苦道聲再見。
而劉老師一直笑眯眯地站在門口,目送著學生和同事們逐個離去。有個別家長來得比較晚的學生,總會很自覺地站在劉老師的身旁,老實地等著家人的到來。
終於,當最後一個孩子也被遲來的家長給接走了,劉老師伸了個懶腰,仰頭衝天長長地呼了一口氣,晃腦袋扭胳膊,慢慢地轉身走向學校內。走到門衛室時,忽就大吼一聲:“李叔,吃飯去啊!”
被稱為李叔的中年門衛,其實是剛走進室內,坐在椅子上才喘了一口氣,端起杯子還沒來得及喝一口水,就被她這一嗓子吼得手一個哆嗦,差點把杯子給摔了。
李叔不禁放下杯子,怒道:“你這丫頭,又嚇我這把老骨頭!”劉老師哈哈笑了一陣,狹長的鳳眼眯成一條縫,如剛偷腥成功的貓。隻聽她愉快地道:“什麼老骨頭,李叔你可一點也不老,就像劉德華一樣年輕啊!”邊說邊笑地走了。
身後的李叔從門衛室內探出頭來叫:“別走啊,笑語,等下你李嬸送飯來,陪李叔一起吃吧!”李叔的家就在這附近,卻是完全的吃住在校。因吃不慣學校食堂裏的飯菜,每天都是老伴在家做好了,再拎著飯盒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