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鐵血沙場(未完)(1 / 2)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舉凡在戰略上有重要意義的城市,均是城厚牆高,溝河護城,易守難攻,能以少勝多,故以孫子的用兵如神,仍以攻城為不得已的下下之策。

三天後蒙古人卷土重來號角齊鳴,戰旗飄揚,漫天遍野的兵士,一眼看不到盡頭。軍容之勝,兵力之強是前次不可比擬的。從小在大漠長大的郭靖也了解蒙古大軍的攻城戰略,已經取代呂將軍,統領守城官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管敵軍是用土炮的狂轟亂占,還是弓箭飛石的密集射殺,都被居高臨下的宋軍一一化解。城內的精壯勞力也被組織起來,推車牽牛,搬運矢石到城樓。城外喊殺聲震天動地,城內擔土遞石,共抗強敵。此次領兵的大帥是窩闊台的愛子蒙哥,有傳言說之所以讓其留守大漠,就是窩闊台想讓他繼承汗位。可是不想西征戰事順利,其他兄弟跟著父汗戰功赫赫,而蒙哥所管轄進攻宋朝的計劃卻滯留襄陽數年毫無進展,由此引起眾人的不滿。為了取悅父汗,平息眾怨,也為奪得汗位掃平障礙,蒙哥征集大漠各個部落的留守兵力,打算孤注一擲拿下宋朝。此刻他臨陣督戰,身先士卒為攻城鼓舞士氣。

一向善於打速戰速決快攻戰的蒙古大軍,在前日輕敵的情況下損兵折將灰頭土臉的敗下來,陸路和水路都沒有粘到便宜。蒙哥把心一橫,決定用人海戰術強攻最近的西城門,隻要城門被破,鐵騎進入襄陽,近身赤膊戰是大漠人擅長的,到那時勝利在望。蒙哥想的不錯,不分晝夜的拉鋸戰的確讓守城兵士疲憊不堪,但同樣的蒙古大軍的死傷率居高不下,每前進一尺都要踏著數十名陣亡的兵卒。攻到護城河時宋兵的火箭齊發,射入河水中,隻見火焰衝天,無數人葬身火海,原來這護城河早已切斷水源,水麵上被傾倒上百桶的桐油,隻等用火攻阻攔敵人。退兵的指令未下,小卒子們咬牙向前,又有無數冤魂命送護城河底鋪設的尖刀釘板上,到最後護城河硬硬的被戰死的屍體填平。一旦靠近城門可以使用攻城用具,雲梯、攻城車、衝擊城門用的巨型擂木的時候,蒙哥發現自己的將士還是叫苦不迭。躲過炮火弓箭的劫難,巨石、滾油還等在前麵。城牆之上宋兵架起大鍋,熊熊火焰將油鍋燒的青煙直冒,一瓢下去雲梯上的兵卒慘叫聲一片,更有甚者將熱油順雲梯澆下,然後用火把將其引燃,驚慌失措的兵士紛紛躲閃,從雲梯上栽下,摔死跌傷或者被踩踏砸中著無數。就是真攻上去,宋兵的刀劍早等在那裏,像剁白菜似的人頭落地。

開始的時候念慈跟在自己夫君身後,目睹屍橫遍野的時候心裏還很不舍,幾天過去後漸漸麻木,任憑眼前人頭滾動,也不再多眨一下眼睛,到後來直接提刀上陣,對著剛冒出來的敵兵上去就是一陣亂砍,再也沒有了憐惜之心。

效仿襄陽的做法,蒙哥後來在城牆下高築戰台,將炮弩猛攻城門。城內的軍民用裝滿沙石的麻袋囤積在城門之後,以防其被攻破後敵兵湧入。黃老邪親自指揮火炮手轟擊三個時辰,高台轟然倒塌。後來敵軍攻城的同時又企圖挖掘地道,從地下入城。被警惕的官兵發現蛛絲馬跡,郭靖火速將準備好的燙水命人灌入,燙死溺斃在地道中又有無數。城內的死傷率也慢慢在上升,老百姓在運送土石到城牆的同時,開始源源不斷的將傷員抬下,老弱婦孺們則忙於照顧安排在民宅中的傷患。

借著主力在前麵攻城,後防空虛的空子,楊易帶領他的同伴喬裝成蒙古人的模樣,溜進軍營中趁機破壞。蒙古人作戰和別人不同,他們沒有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驅趕羊群牛群尾隨在大軍之後,邊放牧邊打戰,隨時吃新鮮的牛羊肉。而進攻大宋,一路南行沿路沒有牧草,他們不得不攜帶大量幹草料。楊易久居昆侖山熟知蒙古人的習性,進到軍營直接尋找草垛將其引燃,造成蒙古人僧多米少,發展到後來直接大擺火牛火羊陣,火燒圈裏的牛羊,一向溫和的動物被燒的衝破圈門,在軍營中胡跑亂撞,又是驚起一片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