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阿火推開木門,看到屋裏共有四人,麵朝正前方暖炕上坐著的一位身穿青色儒士服的中年人,拱手而禮道:“晚輩於鐸拉深林狩獵而歸,欲往安土休養,不知各位俠士可否指點方向。”

屋裏四人停語轉望門前的少年,略感驚訝,打量起阿火來。片刻,青色儒士服的中年人爽朗一笑,看著阿火說:“無須多禮,我等也非俠士,是安土城容慈藥堂的夥計,我是管事餘成春。英雄出少年啊,這位小兄弟一人獨闖鐸拉,勇氣可嘉,不知是何方而來,怎麼稱呼?”

阿火聽著餘成春的話語,聲線磁性渾厚,又覺中年人談吐得宜,頓生好感,但依然心留一線,起身答道:“晚輩陳火,是北邊百裏外無名小村的獵戶之子,讀過幾本書,鐸拉也是初入即回,談不上勇氣,餘管事才是慈悲為懷,醫藥救人,是晚輩學習的榜樣。”

屋裏四人頓時莞爾相視,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閱人無數的餘成春頓時對眼前的少年頗感有趣。初見數語,有禮但青澀,顯然是個不善人際的懵懂少年。餘成春微笑拂袖,十指相交:“既如此,不如陳小弟等明早和我等一同返回安土,我們前些日子往鐸拉采藥今日方回,兩車相行,天色已晚,不便趕路,你看如何?”

阿火稍作思量答應下來,住在藥堂幾人隔壁屋裏,一夜無話。

第二日一早,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安土的驛道。驛道於田間樹旁,夏日的愜意讓阿火和餘管事漸漸攀談起來,亦見到了村頭的那位敞衣抽煙的漢子隨車而行,原來不是阿火所想是位農夫。

他們談到了很多,從曆史到文化,大多是餘成春說阿火聽,但阿火偶爾的開口每每中的,讓餘成春刮目相看,頻頻點頭。

從餘管事的話語中,阿火得到不少信息。

容慈藥堂在萬唐算得上業界翹楚,在萬唐各城基本都有分店,安土城亦然,雖談不上造福八方,但容慈藥堂於民間口碑不錯。此次他們去鐸拉采藥不是常有之舉,隻是為七月即將來臨的萬唐百年國慶多做存備。因為萬民相慶,滿城聚集的國慶日之際,也是藥堂忙碌緊張的一天,總會有人因中暑、擁擠等需藥醫治。

關於萬唐的百年國慶,阿火沒敢多問,怕餘成春起疑,隻是大致在言談中得知了這次國慶會有驚天人物前來安土觀禮,至於為何大人物會來邊陲安土城,餘管事也不甚清楚。

時至中午,一路相談甚歡的兩人終於看到了安土巍峨的城牆。餘成春對阿火的見聞寬廣所驚歎,越發眯笑懷疑身旁單純的少年不是獵戶人家,殊不知陳火的見識其實是“聽識”,所有的一切都來自博學的老師所述。

阿火則對身旁的醫者心懷敬意,路途過半便以餘大哥相呼,性格開朗突逢家變的阿火在深林曆險後沒有變的狂暴寡言,對這位“第一個”接觸的人類遠比冷月下的荒獸來的親熱。

阿火望向安土城頭,一麵藍色旗幟迎風飄揚,與小時隻去過的常熟城不同,這座方方正正的安土城給人以祥和之感,城上掛著的應該便是萬唐國旗。臨近城門,也無需路引,陸續往來商民出入頻繁,從東門直入,一片熱鬧喧嘩的街景呈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