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2 / 2)

你有沒有想和朋友一起完成的事業?

如果有的話,是什麼?

與一個人獨自奮鬥相比,集中大家的信息和能力,可以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不管是參加競賽還是遊戲對抗賽,組成團隊參加,都會有更好的成績。

創辦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有一個好朋友叫保羅·艾倫。創辦蘋果電腦公司的斯蒂芬·喬布斯,有一個好朋友叫做斯蒂夫·沃茲涅克。

創辦甲骨文公司的拉裏·埃裏森,也有一個好朋友叫羅伯特·米納。

或許你還知道理查德·加利奧特和羅伯特·加利奧特兄弟,他們集合兩個人的力量,開發出了著名的電腦遊戲。

你現在的好朋友是誰?

首先要結交朋友,並與之發展成值得珍惜的關係。然後,就可以互相合作,做一番事業。和好朋友在一起討論,吸取彼此的力量,對於團隊工作的順利展開,會大有幫助。

你覺得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某種意義上說,與好朋友團結合作,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現在你問問自己,你的人際網絡可以發展成團隊合作嗎?

3.在磨煉中學習有些學生,因為備戰高考,在進入大學之前,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團體活動。進入大學以後,各種小組和團體活動開始增多,他們卻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原因就在於,從小時候開始,沒有人教過他們與人合作的方法。

你現在參加了哪些團體活動?

很多人的想法可能是這樣的,平時的學習已經夠辛苦了,各種各樣要做的事情有那麼多,哪裏還有精神去參加那些團體活動呀?可是,97 團體活動和合作關係的培養,其實也是一種學習,甚至是比教科書的學習、比坐在書桌前的學習都更加重要的學習。

我很喜歡結識新的朋友,嚐試新的事物。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覺得,如果建立一個常春藤聯盟的留學生與韓國大學生信息共享的網絡,一定會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有高中時組織韓國學生俱樂部的經驗,所以我覺得做成這件事情應該不會太難。

進入常春藤聯盟的優秀韓國學生有很多,但是,相互之間見麵的機會卻很少。雖然有一年舉行一次的大型集會KASCON,但是,卻很少有小規模促進大家關係的機會。而且,韓國大學生和美國留學生的交流機會也非常少。

於是,我創辦了一個韓國留學生團體KGS(KoreanGlobalSociety)。

哈佛大學韓國語係的艾科特教授建議我,這個組織不應該隻吸收韓國人作為會員,有興趣的外國人也可以參加進來。

我從認識的朋友開始,在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朱麗葉音樂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等常春藤聯盟學校,以及韓國的首爾大學、延世大學等校的學生中間,建立起了一個網絡。

在首爾曾經舉行過大規模的集會,在紐約和波士頓也有過類似活動。

2年的時間,我們發展了200名會員。

大財閥集團的子弟是我們的秘密會員,朱麗葉音樂學院的高材生也是我們的會員。我們還組織了訪問養老院等內容豐富的活動。這件事開始的時候非常成功。我甚至夢想著有一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韓國年輕人都可以加入進來。

雖然有個好開始,但我們卻是一個沒有目標的團體。會員集中起來,卻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時間就在不停的討論中白白過去了。我再也感受不到剛開始時的那份激情。

KGS為什麼最後會失敗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我的經驗不足。我還沒有做好成為一個領軍人物的準備。 光是考試中能得個好分數,並不代表學習就一定優秀。隻有對錯誤的部分進行複習,才可以彌補不足。通過KGS從開始到失敗的過程,我變得更加謙虛。

沒有失敗,就沒有發展。沒有挑戰,也沒有學習。隻有通過錯誤與失敗,人才能得到成長。那些永遠沒有錯誤與失敗的人,也不會有發展,而隻能是度過一個單調反複的人生。

我變得越來越沉默,甚至有一段時間,我隻是看書,很少說話。

我如同乘坐著潛水艇,進入了多彩而又神秘的海底世界。經過了那段時期以後,我變得更加成熟,也更輕鬆地知道了自己的價值和位置。

隻有盡早開始團體活動,才能通過錯誤和失敗,更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才能體驗到那種開始時的熱情逐漸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得到磨合,最終慢慢消失褪色的感覺。另外,還會經曆內部會員和團隊之間因為溝通而產生的摩擦。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都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知道應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