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逸楊第一次對星海表白的時候是在周日晚上的qq聊天上,那個時候星海還不到十五歲,和何逸楊是初三的同班同學。星海看到這條消息後隻緊張激動了一秒便迅速在記憶裏搜索了關於何逸楊同學的信息,發現根本找不到清晰的麵孔和何逸楊這個名字對上號。
彼時的星海還沒有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青春期的星海無意識地將自己與外界隔離了,走的較近的兩三個同學都曾開玩笑說星海簡直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還因為對外界信息感知太慢被說成是慢半拍,星海卻依然不自知,並沒有任何改變。正由於星海在整個中學時期都表現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好學生,才會被老師們認為是聽話的乖學生,尤其是古板嚴厲,戴著啤酒瓶底厚眼鏡的班主任。其實那隻是星海內向感到自卑的自我保護方式罷了。因此對於危險的東西一向是敬而遠之,尤其是早戀這麼禁忌敏感的東西。
所以星海果斷拒絕了何逸楊,可何逸楊卻說他會等她,願意等她答應。而星海不知出於什麼心理沒有再回話,仿佛給了對方一種默許和期待。雖然星海隱隱有些不安,但她依舊這樣做了,不知是對懵懂感情的點點好奇和期待還是想給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一點刺激。如果是,那麼何逸楊的確沒有讓她失望。
第二天上課時,何逸楊一直時不時地向星海遞紙條,雖然隔著好幾個座位,但班上的同學對傳紙條這種舉手之勞的事都習以為常了,做起來默契十足。互相替對方望風,提防班主任的突然襲擊,一旦發現班主任略略發胖的身影出現在門窗外時迅速藏好紙條,等老班的“雷達掃射”結束之後再出來活動。
紙條每次傳來都會經過星海的同桌堯堯,堯堯是星海在班上為數不多的好朋友,和星海的性格完全不同,堯堯愛憎分明,仗義直爽並且敢愛敢恨,和星海的敏感怯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星海信任堯堯,從不瞞著堯堯任何事情。傳的紙條次數多了,星海也從堯堯那兒聽說了她以前從不知道的事。那就是,何逸楊之前曾向堯堯表白過,不過堯堯那時有男朋友,於是堅決果斷地拒絕了何逸楊的表白。並且由於堯堯頗有江湖兒女的性格,帶點兒“買賣不成仁義在”的意思,便和何逸楊成了好朋友。
剛聽說這件事的時候,星海心裏不是沒有出現一點小疙瘩的,不過據她對堯堯的了解,堯堯又能把它當成小事隨意說出來,更加證明了這是一件已經過去的事。所以那點小疙瘩在星海心裏不到半天就消散了。
兩周後的一天晚自習,星海正靜靜地做著作業,堯堯突然遞了一張紙條給星海,星海接過來一看,是堯堯的字,上麵寫著:
星,何逸楊真的挺不錯的,也很執著,你到底在堅持什麼,這都兩個星期了,你可以答應了。
星海看了看紙條沒說話,隻是在紙條上寫了一句話:不,不行。把紙條還給堯堯的時候,她看著堯堯,輕輕搖了搖頭。
“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這都兩個星期了!”堯堯壓低自己的聲音略帶不解和責難對星海發問。
星海卻隻是皺著眉不說話低下頭看著自己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