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董明光說的這兩個難題確實是重中之重,不過,更大的難題不是當權者要怎麼去規劃這裏,而是要怎麼去搞人際關係,隻要人際關係走通了,什麼規劃啊,什麼搬遷啊,什麼賺錢啊,也就都是小事情了。
葉少楓一個新來這裏的省長,連省委省政府這兩套班子的人還沒有完全梳理好呢,就要投入到經濟發展中來,和地方的人以及一些紅頂商人們去做交流搞關係,這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了。
那個新上任的官員不都是先要把自己的位子穩定住了,把自己身邊的人都給弄的服服帖帖了,然後等著下麵的人以及一些大商人們主動來找他巴結他嗎?
葉少楓想要打破這個出牌方式,雖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要從基層抓起。先不管自己做的位子穩不穩,先把基層的事情打紮實了,一點一點的來,不然的話,就算自己上麵做的再穩當,下麵不紮實的話,也隨時會給自己找事情的。
這個北區改造的話題到此為止了,葉少楓有隨便跟秘書長趙順南以及北區區長董明光聊了聊防汛問題,以及一些其他民生項目的建造,聊著聊著,他們就到了目的地資陽市。
資陽市是和省會長泰市接壤的一個城市,也算是整個吉東省行政麵積最大的一個城市。這裏工業發達,繼承了老東北工業強省的一個光榮傳統。將東北的工業血脈很好的傳承下來。
今天是國家最大的一個汽車製造廠,吉東汽車製造長從國有企業改革委民營企業。這個製造廠曾經是國家第一筆自主研發的的大卡車誕生的搖籃,這裏的汽車工人為國家的汽車製造業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國家無論是從工業還是從生活方麵,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一些國外的車輛引進央國市場,這對國產車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吉東汽車製造因而在沒有往日的輝煌,陷入了低穀。
伴隨著很多國有企業都私有化之後,吉東汽車製造也排除萬難,克服種種壓力,也終於迎來了改革的這一天。將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劃分成幾個董事會集團,就像是曾經的美利堅最大型的電信公司,被強製劃分成了六個股份中公司一樣。
曾經的吉東汽車製造,今天,就要脫離國有的旗號,開始自主生產,這樣一來是不給國家拖後腿,二來是響應國家反壟斷的號召,三來呢,這樣分開發展,對大家都有好處,多幹者多得,不再像以前吃大鍋飯那樣,幹多幹少,都是一樣的,現在,一個大公司分成了幾個股份中的小公司,也許單個的規模小了,但是幾個公司之間,還是會有密切的業務合作的,分開隻是經濟分開,這樣,也是揚長避短,促進生產,激發企業再生機製的一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