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銅牌,理想是銀牌,道德是金牌,職業規劃是王牌。隻有打好了這四塊牌,一個人才會取得偉大成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動筆寫這部書時,就為本書定了調——不說套話,不講大道理,隻寫一個個成功或失敗的故事,用來啟迪讀者思考:別人的成敗得失隻是別人的人生軌跡,而我們從他們的故事中得到了什麼?
其實我的目的是告訴讀者:任何成功者都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高手!
15世紀後期的哥倫布,一心一意想用航海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少年到青年不變理想,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1492年10月27日發現了美洲大陸!
哥倫布為什麼能在一敗再敗的情況下走向人生輝煌呢?他後來說,他聽到一個遠古的蘇格蘭故事,說的是古蘇格蘭有一位國王叫羅伯特·布魯斯,六次戰敗後躺在茅屋,沮喪不已間看到一隻蜘蛛,六次織網失敗後,第七次成功了,他受到啟迪:為什麼我不進行第七次決戰呢?果然第七次戰爭他成功了。哥倫布明白了:隻有永不放棄地為理想奮鬥才能成功!於是他經過多年努力,找到了誌同道合者,用航海豐富了自己的人生。
而受到哥倫布啟迪的英國海軍上校庫克(1728—1779),他的理想是腳踏船板、手拉風帆繩縱橫太平洋。他先發現了現在的新西蘭,1770年又發現了澳大利亞,之後他繼續沿礁島航行,又發現了現在的美國洛杉磯,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航海家,將太平洋中的某處島群取名為庫克群島。
1779年,庫克在洛杉磯彌留之際,他感歎道:“沒有哥倫布的成功啟發,我哪能幸運地死在洛杉磯呢!”
其實世界上很多發明也是互相啟迪的。
1886年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奔馳在一輛三輪馬車上安裝了燃氣發動機驅動的汽車。並注冊了專利,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車,當奔馳汽車走向世界時,卡爾·奔馳的妻子貝爾塔興奮地告訴人們:“我的丈夫真聰明,從三輪馬車上受到啟發,發明了汽車,我們要感謝馬車的發明者與燃氣發動機的發明者,是他們的發明使我的丈夫有了對汽車研究的計劃,我也是從他對汽車的研究中看到了前途,才嫁給他的。”
汽車的發明受益於馬車,空中飛翔的小鳥則啟發了萊特兄弟,使他們於1905年發明了飛機。1916年,威廉·愛德華·波音受萊特兄弟的啟發,開始製造飛機。1917年,他正式注冊成立波音飛機製造公司,他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在飛機製造業中創造自己的人生。在他最困難時,他需要同時在外麵打三份工來養活工程師們。1957年,他終於將首架波音707客機送上了藍天,他坦言:“生命的意義是由你的職業生涯設計來決定的。”
沒有人的成功不與職業生涯規劃有關。馬丁·庫帕從小學畢業那天就規劃了自己的將來:從事無線電研究。1954年,他大學畢業後到摩托羅拉公司工作,1973年發明了手機。他說自己讀小學時看到電報,由此受到啟發,聯想到電話,決心在電報與固定電話之外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於是世上才有了移動電話。他為摩托羅拉公司創造了巨大財富之餘,不時感歎:“職業生涯規劃,就是你找準目標,向目標奮鬥!”
更有大家熟悉的薩姆·沃爾頓,1958年,他拿到大學通知書卻無錢上學,於是到城裏做油漆工,他用誠信打動了老板,老板出資供他讀完大學。1962年大學畢業時,老板培養他當商人,開辦了沃爾瑪超市,並將自己的女兒海倫也嫁給了他。薩姆·沃爾頓開辦沃爾瑪超市走向了成功,如今,薩姆·沃爾頓已經離開人世,海倫帶領4個子女,經營世值900億美元的沃爾碼超市。他的子女們都有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並時刻激勵著沃爾瑪超市的員工們做好本職工作。
敢問路在何方?我們從世界級成功者的範例中不難看出,一個人要打造出四塊牌:讀書是銅牌,理想是銀牌,道德是金牌,職業規劃是王牌。隻有打好了這四塊牌,把批評當表揚,把煩惱當快樂,把失敗當勳章,一個人才會取得偉大成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