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雲:釋舊怨棄私仇君國為重
顧大局全忠義心係黎民
杭州城六和塔君民結義
展絕技除凶僧劍削三兵
書接上回,前文書說的是一劍斷三鏟,一劍削三首。自稱善財童子之人,用了一招一劍三斬把三個凶僧鬥大人頭削落於地。那麼自稱善財童子之人究竟是何人,讀者必然答出是獨孤淩雲,不錯正是此人。一劍三斬淩雲並未跟曾祖獨孤求實學過此招。讀者也必然記得淩雲在普陀山潮音洞,其開山鼻祖空空無量天師授予淩雲三張圖之事吧,第一張圖即是一劍三斬劍法,二張圖是六出天庭,三張圖是九入幽冥。這三張圖劍法共一十八式,十分厲害,集空空無量天師一生之精華。淩雲在山用三日已悟透三招奧密,又經數日演練,把三招劍法已練到七層火候。今日一式,第一招果收奇效。今日淩雲和盤端出三僧出處、內情他是怎麼知道的呢?原來塔下打鬥之時,淩雲正與曾祖以傳音入密之功,一在塔之頂端,一在塔底對話,淩雲端出三僧來曆是宇宙遨遊鎮元子獨孤求實告訴的。在淩雲看來他是和曾祖隅然在杭州六和塔相遇。其實淩雲下山,鎮元子一直遠遠跟蹤,目的是,怕他初出江湖遇著超世高手,一旦有個閃失,老劍仙還能活嗎,再就是觀察淩雲所作所為是正是邪。經過幾個月觀察已經確認此子正義凜然,這才把心放下。
老劍仙到此意在離開淩雲,南行訪南聖趙劍飛。在場之人,怎能看出淩雲一招劍法,老劍仙當看到淩雲一劍斷三鏟,一劍削三首也覺一楞,旋而才知是恩師所授三圖之中之一的招數,這麼看來另兩張圖所畫招法就更厲害了,短短幾個月就被玄孫學會並頗具火候,這是老劍仙心中所想。老人家想多看兩眼兒子,故而遲遲不願離開,還在塔內瞟著兒子獨孤正。
單說乾隆一聽來童自報善財童子喜不自勝,日思夜想之人終於來了,而且來的時候恰如其分,當看到三僧三鏟織成鏟網把淩雲困在網障,竟把乾隆嚇出一身冷汗,當看淩雲在網內如同遊魚在水稍放點心,當看到淩雲在三鏟上跳動把懸著的心放下了。到後來看到淩雲一劍斷三鏟就不住的拍掌叫好,隨之而來的一劍削三首竟把乾隆樂得直跳高高。可知乾隆自幼酷愛武功,雖未遇名師專注學武,大內不乏高手,他武功已接近入流行例。這時八衛三亡二傷,由於專注場內罕見打鬥,連包紮傷口也忘了,三僧被斬才喘了口氣,敷上金傷藥,包紮傷口。
此時淩雲還劍於鞘,直撲獨孤正,抱住大腿,跪倒、叩頭放聲大哭,口喊爺爺說道:“孫兒獨孤淩雲來遲叫爺爺受驚了。”那位說淩雲怎麼知道他是爺爺呢?很簡單,在杭州他暗中不知跟了爺爺多長時間,單方見到多次了,獨孤大人哪裏知道,做夢也沒想到自稱善財童子的就是孫子獨孤淩雲,一見孩子抱著腿、又叩頭、又大哭這才真的是一歲法場被救走的孫兒,老人家正回憶,淩雲已將祖傳之碧玉麒麟拿出遞到老人家麵前,此物是獨孤正在孫孫滿月時,是老人家親手給淩雲掛在項上的。一見此物,便觸動往事,抱住淩雲放聲大哭道:“我的苦命孫兒,年僅一歲父母被斬,幸而老父法場救孫。”數個沒完淚珠如長江之水般的不斷湧出,塔下獨孤求實也老淚橫流,更不能馬上離開。乾隆、小太監、五衛也被哭的傷心落淚。突然猛聽淩雲高喊:“曾祖,我爺爺在這裏,快來呀!”獨孤正一聽止住哭聲張望。大喊:“老爹爹在哪裏,兒獨孤正想你老人家好苦啊!”說罷無目的亂自撲去。老劍仙一見,本不想露麵,也不可能了,飛身把獨孤正拉住,祖孫四代三人抱在一處。還是鎮元子到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踏諸萍時還我自然的境界隻掉幾滴清淚,便把兒、孫悲哀止住了。獨孤正必竟是一國大員,不能有失君臣之禮,向爹爹介紹道:“這位便是當今聖上。”獨孤求實隻是打稽手道:“老朽見過皇上。”乾隆不愧是有道明君,他深知鎮元子乃劍仙身份,又是一百多歲的老人,趕快走上一步躬身要施大禮,被老劍一抱拳,用內功給托住說道:“老朽不敢當。”豈能拜得下去。這樣一來對人家就更敬重了,隻好再施個半禮,老劍仙不加阻止了。獨孤正接著向孫兒淩雲道:“淩兒見過皇上。”淩雲並未下跪叩頭,深施一禮,乾隆還了半禮,五衛個個過來拜見老劍仙,跪下叩頭,五衛乃武林出身,懂規距是應叩拜的,口稱晚輩叩見老前輩,起身又深深向淩雲施禮:“多謝少劍客救命之恩。”敘禮己畢,乾隆一把拉住淩雲,不住的打量,口氣也改了:“我的好兄弟,今日若非賢弟,哥哥我必命喪此地,多虧賢弟從天而降,鏟除三僧,使兄逢凶化吉。好兄弟,為兄想你這位散財童子,好苦啊!”他也不管淩雲願意不願意,首先麵對六和塔跪倒,說道:“皇天厚土,我愛新覺羅*弘曆,願與小弟弟淩雲結成生死之交,有此塔為證,決不相負,耿耿此心天日可表。”竟跪地賭起誓來。淩雲一看被乾隆的仁心感動了,也就跪在地下說道:“承蒙皇上厚愛,願與小民結成生死之交,後日決不相負。”各敘年庚,當然淩雲又從新跪倒叩頭,口稱:“皇上哥哥,受小弟八拜。”這就是乾隆一下江南,遇淩雲結為生死之交的千古佳話,被後來傳為美談。結拜了,麵前有爺爺不能失禮,乾隆口稱曾祖,拜了下去,而後複又想,向獨孤正參拜,這不是作做是出自內心,嚇得獨孤正趕緊撩衣跪下並說:“皇上不可,千萬不可亂了君臣之禮。”鎮元子也說:“君不可拜臣,此乃千古之規距。”乾隆答道:“晚輩受教。”就是這樣乾隆還在拉著淩雲之手舍不得撒開,乾隆太愛淩雲了,隨即吩咐五衛。把被殺三名衛士之屍裹好,帶回巡撫衙門。
一路無話,回到行轅,下旨道:“鍾雄揚你們五人過來。”五衛應聲:“遵旨。”乾隆說道:“今日你們八人舍生忘死保護朕,可惜竟有三人為朕捐軀,使朕很是傷感。”五衛已看出皇上眼含痛淚。“捐軀三位家屬照發俸祿,每人賜白銀三千兩,把屍體保管好,運回京城厚葬。你們五人每人賞銀千兩,鍾侍衛晉升副統製,你們四人各晉一級。”說畢這才命人擺素席一桌,給老劍仙接風洗塵。酒席擺上乾隆舉杯說道:“讓朕敬老劍仙一杯。”一仰脖一飲而進。隨之又說道:“老人家尚記祖皇康熙三十七年江南之行,遇刺客之事嗎?”獨孤求實道:“皇上怎知此事?”乾隆說:“先皇祖把江南之行遇刺幸虧老劍仙出手擒賊之事,命編修寫在大清誌中,是以知曉。今日之事又是幼弟出手,使朕轉危為安,我愛新覺羅氏三代兩帝均受獨孤氏大恩,何以為報,朕隻能表白一下心意,孤之後代子孫,厚待獨孤氏,賜免死金牌一麵。”又喚小太監何在,小太監應聲:“奴才在。”乾隆道:“待朕回京之日,命工部拔銀三十萬兩,重修黃山。”小太監答道:“領旨。”是日酒飯己罷,乾隆回駕。
獨孤正陪著老爹爹,拉著孫兒回到內書房,請爹爹上坐,獨孤正下首相陪,獨孤淩雲在曾祖身後站定,這才敘起十二年來的往事。獨孤正向老爹爹說:“十二年前五月二十一日兒是抱著必死之誌等待行刑,唯一不能冥目的是,因我之故全族被斬,兒真成了獨孤氏不孝子孫,偏偏罪有應得的我,被醉禪師救出刑場,把我密藏於密山,是兒不願獨生,幾翻追我大哥、二弟及全家人於地下,怎奈兒的大恩人,醉禪師時時守候在身側,寸步不離,並一再開導兒留有用之身為獨孤滿門報仇,手刃隆科多,為獨孤一門洗清不白之冤,使世人皆知,獨孤氏忠君愛民。兒一聽老禪師所言真是金玉良言,兒這才等待時機。幾天以後,醉禪師才把顛道人救出一孫的長相告訴給兒,此孫兩眉之中各有紅痣一顆,兒才知是三弟之長孫,獨孤淩霄,算來今己一十六歲。禪師又告訴兒說,瘋和尚也救了一個男孩,十二年前的年齡是六歲,算來己一十八歲,他老人家又說這個孩子最好認,頭上一根發也沒有,兒一聽以手加額立謝上天有眼,我大哥雖然人丁較多,隻此一孫名叫獨孤淩空。他老人家還說,呆師太所救是一女孩,年五歲,雙眉之間,鼻柱頂端有一豆粒大的鮮紅紅痣。幾知此女是大哥的三孫女名喚獨孤淩虹,這幾個孩子的名全是兒給起的各字。據後來禪師向兒說這三個孩子都被收為弟子,跟師學藝。當時問醉禪師,四位因何救我們,他老人家說我為官清正,愛民如子,不懼權勢,才見義出手相救,還有一個原因他沒說,兒不便深問。禪師說他們四人在法場見到了您。”鎮元子‘嗯’了一聲,心下明白,並未說出口外。老劍仙這才把往事說了一遍,這裏不再重敘。老劍仙回首問道:“你知道醉禪師、顛道人、瘋和尚、呆師太是何許人也?”淩雲回道:“玄孫不知,願曾祖明示。”獨孤求實向淩雲說道:“這四位是非常了不起之人。三十年前,在武林之中大有威名,他們四人行俠仗義,扶正懲邪,為黑道中人聞名喪膽的克星,在一次較量中被三十餘名黑道魔頭圍住,每個人都受了傷,眼看不敵,是為祖趕上連斃十三黑道高手救出四人,從此四人再沒出現江湖,後來才知是四人各得一本深奧武功密笈,方被黑道群魔圍住,意在奪取密笈。據為祖所知四人經過三十年的研究苦練,已完全精通此道武功,現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一般劍客身份決非其敵。想來十二年前劫法場,救出我們獨孤一家四口,是知恩圖報吧。”老劍仙又道:“醉禪師不醉,他俗名陶天飛。顛道人,也不顛,他俗名何化太。瘋和尚更不瘋,他清醒得很,俗名周穀隱。呆師太也不呆,她行走江湖時慣以此技懲治浪蕩公子,強搶民女之人,尤其對采花的淫賊必置於死地而後快,對倒采花的女淫賊,從不取其性命,但必毀其容,挖其目,手段是殘忍了一些。她俗名江玉蓮(其實這是四奇人的化名)。此四人原先行無定址,浪跡江湖,四海為家。自得秘笈後各有居址,以後會麵當以前輩對待,懂了嗎?”淩雲答道:“玄孫記下了。”獨孤正又向淩雲囑道:“你今後行走江湖,要處處留意尋訪你的哥哥獨孤淩霄,獨孤淩空和你的姐姐獨孤淩虹,三人特征我已說清,一旦相遇,便叫他們來杭見我,記住了嗎?”淩雲答道:“孫孫記下了。”祖、兒、孫整整嘮到四更天,方才各自就寢。次日五鼓洗漱完畢,用罷早飯,獨孤正帶著淩雲向皇上請安。皇上下旨今日中午在巡撫客廳擺酒席,準備上等素席一桌款待老劍仙。
天將中午,素席已經擺上,乾隆正座,鎮元子為賓,獨孤正、淩雲下首相陪。酒席中,乾隆向鎮元子道:“朕有意給小禦弟送個綽號。”鎮元子一聽說道:“皇上送號,乃是禦封,我獨孤氏何德何能敢勞皇上封贈。”乾隆道:“朕想禦弟自高山學藝,到出武林,幹下了驚天地、泣鬼神震懾武林的幾樁大事,據朕所知,七劍試藝超群,青峰鎮力挫倭寇為國樹威;雁蕩山斃三寇,滅淫賊替天行道拿下花尾蛇秦風之首;密林立取無常吊客楚子業,遊山蛇劉定軍二人狗命。殺富濟貧,救百姓,送梅紅,捉知府為國出力,一劍斷三鏟,一劍削三首救駕除惡。僅僅四個月幹出了轟動武林,震撼江湖數樁大事,要沒個綽號也太不公道了。”老劍暗想‘你雖是一朝天子,封官加祿尚可,要給武林中人賀號可就外行了。’乾隆把淩雲的所作所為說畢,略加思索,脫口而出地說:“小弟弟的綽號可稱,‘驚天地,泣鬼神,無敵劍客’。”鎮元子一聽,心說:‘不愧是一朝聖主,連武林中的事他都明白。’遂開口向淩雲說道:“還不向皇上謝恩。”淩雲急忙跪倒:“多謝皇上賜號。”乾隆扶起淩雲,而後命小太監喚來鍾雄揚等五人,下諭道:“我的禦弟綽號,人稱驚天地泣鬼神無敵劍客,你們可知道了。”鍾雄揚也武林中人,一聽便知皇上之意,忙說:“臣等領旨。”獨孤正不明白,皇上給孫孫賀號,你們領的那份旨,目視爹爹,老劍仙笑著說:“隔門如隔山,你乃文職官員,自然不懂武林之事,這是皇上下旨命侍衛給傳開。”老劍仙這一點明,獨孤正才如夢方醒。乾隆大笑並風趣的向淩雲說道:“久聞驚天地泣鬼神無敵劍客大名,今日相會真乃三生之幸也。”把大家逗地哈哈大笑。乾隆收斂笑容後向淩雲說道:“小弟弟,日後哥哥有為難之事,還請拔劍相助。”淩雲豪爽答道:“隻要皇上有諭,縱使小弟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乾隆說:“好,朕這裏先謝過了。”後文書中,乾隆皇宮二十五顆大印被盜,山西、陝西巡撫出事,大內三入刺客等,多虧淩雲相助方得破案。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次日乾隆駕返回京,鎮元子南行,獨孤正留杭暫懾兩江巡撫之事不必細說。淩雲北上江蘇,一路是饑餐可飲,日夜兼程趕路,白天隻好如常人行走,不能惹人耳目。到了夜間便施展陸地飛騰法,這真是行如飛鳥,奔如獐鹿,挺如巨獅,從杭州出發,經嘉興,過洞庭,撲吳縣又行幾日便到了蘇州府。天交午時,覺得腑中饑餓,進入一家兩層樓酒館,酒館的門麵上有塊橫匾,上書‘興盛居’三字。淩雲直接走上二樓,檢一個臨窗之座坐下,小二過來擦桌抹案又端一壺茶斟上一杯雙手奉上,陪著笑臉說:“小爺請用茶。”淩雲也真渴了,便雙手接過,一飲而盡,店小二問:“小爺用點什麼?”淩雲說:“隨便吧。”時間不大,四菜一湯外加二斤烙餅,淩雲剛剛用完,便要付錢結帳下樓。就在此時從樓下上來一老一少,老者年約六十上下年紀,衣衫襤褸,麵容憔悴,行走艱難,手拿胡弦。後麵少年是一名女子,身著粗布衣,看長相到較清秀,舉止文雅。老者麵對各座席客人深施一禮開口道:“小老兒乃行路之人,盤費短缺,孫女給客爺們唱上一曲,多少賞點盤費。”說罷又做了個羅圈揖。少女靦腆地唱了一曲春山曲,音韻清脆入耳,唱畢老者這才向幾個坐席等待賞錢,有的賞三錢、有的賞五錢。就見樓中正桌上有四個人,都是文生公子打扮,其中有一個臉色蒼白的公子說道:“唱的不錯,來!來!到這兒來,再唱一曲你家公子一總賞賜。”老者領著孫女來到桌前,剛想再唱一曲,就見說話的人右腿一橫說:“坐在腿上唱,我看你也怪累的。”說著伸手把少女抓住就欲無禮,就在這時臨座一位少年出手十分之快,一掌把那個公子打扮的人打出一丈餘遠,口角流血,在地麵翻滾,痛的唉聲不止。那同桌之三人一看大怒:“何方小子膽大包天,竟敢來此撒野。”其中一人出手直撲那位少年,一式餓虎掏心向少年掏來。隻見少年使了一招天王托塔,把來招破解,兩人交手未出十招,隻見少年一個敗式,撤身便走,公子打扮的人說:“哪裏走。”跟身一步,斜身一掌正擊在公子打扮那人的左肩,哢嚓一聲,人也倒下,肋骨被擊斷三根,這時少年才說:“你們這些無賴,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調戲小女孩,真是豈有此理,今日略加薄懲。如再做惡決不輕饒。滾吧!”另兩人把兩個受傷之人扶走,一邊走,一邊說:“有種的你等著。”下樓而去。少年對老者說道:“你們快走,一會必來人報複。”說著拿出十兩文銀遞給老者,老者接過銀子,謝過告辭。小二趕快過來說:“小爺!你是外鄉人吧?你惹了大禍了。你知道方才被你打的二人是誰嗎?被打趴下那位是蘇州知府的少爺,名叫李占敖人稱淨街王,被打斷肋骨的是兵馬守備閆將軍的二公子閆登山,人稱過街豹,此二人在蘇州無人敢惹,他師傅才厲害呢。你快走吧,一會兒他們來了,你就走不了了。”那位十六、七歲的少年一聽冷笑一聲:“這麼說來,我到不想走了。到要試試他的師傅有多麼厲害。”可是等到日落一點動靜也沒有。這才下樓而去。淩雲一直在旁靜觀,一看少年仗義出手,心裏不由讚佩,當看到少年雙眉之間各隱有紅痣,淩雲心一動,看年紀也像,萬不可失掉相認之機,違背祖父之命。因此一直未動,少年走了,他也跟著下樓,遠遠的跟著看他住在何處。走了好長一段路,才見少年進入一家名順來旅店。淩雲便在順來旅店不遠之處的盛豐客棧住下。心想明日再去拜會此人,弄個真假,淩雲雖然武功超絕,還是年紀太輕,又沒有江湖閱曆,這要是老江湖,必然慮及,兩人被打傷,肯定馬上就有人來報複,總不能天色將晚還毫無動靜,就是如此,其中定然有詐。
其實被傷之人被救回府,兩人同伴就一五一十的向知府、兵馬守備說了一番過程,知府一看兒子傷的不重,也沒追問什麼,反而責怪了李占敖一番。李知府在蘇州雖不算一名清官,可也不敢妄為,他膽小怕事,尤其月前去杭,嚇的出了幾身冷汗,回來更加謹小甚微,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兒子占敖,耳風耳地的聽說兒子無所不為,李知府公事較忙,夫人又寵兒子,此子便依仗其父的權勢胡作非為,雖無大惡,臭名布於蘇州城,故此有人給送了個淨街王的綽號。數日前被李大人知道了把李占敖叫去,當麵暴訓了一頓,不許他和不三不四的人來往。可誰能看得住,還是整天的鬼混。今天被人打了,老爺又訓了一番,李占敖埋怨他老子不給他做主。可兵馬守備閆將軍就不同了,一看兒子閆登山被打成重傷,勃然大怒,馬上要派五百軍兵,捉拿凶犯。還是閆登山師父,搖頭獅子孟化成鬼點子多,獻策道:“將軍不可,你興師動眾的抓人,知道的是捉拿凶手,不知道的說你用軍兵為子報仇。要上司知道了說你亂用兵權。我看不如不動聲色,命人把凶手盯住,我到時必有辦法把凶犯擒來,為公子報仇,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總比興師動眾好,再者說,如果凶犯武功高強,五百官兵怎能拿得呢,反到打草驚蛇。”守備一聽有理,這才說:“那就拜托了。”
搖頭獅子孟化成乃五獸之首,不僅武功高,又十分狡詐,善使各種毒藥,最拿手是絕功散、雞鳴五鼓迷魂香、三日醉。他們是,賴皮象施不全、鐵皮熊劉四貴、張嘴狼金久江,騷狐狸常如玉。他名為結拜弟兄,實為四夫一婦,這五人在江湖中幹盡了傷天害理,滅絕人性之事,連黑道中有些人,都想置五人於死地。五人一看再不隱避脫身,必被碎屍。在一個隅然的機會結識了兵馬守備閆明烈,五人改頭換麵,便隱在閆府,今已三年之久,也就在頭一年五獸便主動收閆登山為徒。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五獸情投意合,臭味相投於十年前結為兄弟。又說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僅僅三年便把閆登山引入歧途,幹了壞事,這就是五獸的簡單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