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2 / 2)

也許是這些年始終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許想起了這些年無數的日日夜夜,也許是想起了犧牲的戰友和親人。說完這番話後,楊震站在窗邊上拔出手槍,衝天一口氣打光了彈匣中所有的子彈。打光一個彈匣之後並未收手,又換上一個彈匣全部打光。

在將身上攜帶的兩個備用彈匣的子彈,全部都打光之後才停了下來。但他沒有將手中的手槍插回槍套內,而是直接丟到了窗子邊上的桌子上。同時掏出了另外一支手槍,同樣打光槍內的子彈後,卻愛惜的放進了褲袋裏麵。

楊震放回褲袋內的手槍,郭炳勳還是認識的。那是張婷犧牲後留下來,楊震一直隨身佩戴,經常在沒有人的時候,或是偶爾輕閑的時候,從不假手警衛人員,都是自己親手擦拭、保養的那支手槍。

看著楊震的舉動,郭炳勳並沒有製止。因為他知道這些年,麵前這個一號心中積累了太多的壓抑,也承受了太多的壓力。部隊的發展、壯大,每一次戰役的策劃、發起,直至戰役的結束,無不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

為了弄來抗聯發展所急需的外援,不斷的與美英蘇三國勾心鬥角、唇槍舌戰。每一次談判從構思到策劃,到交涉付出的心血是別人難以想象的。而每一次的談判過後,郭炳勳都會看到楊震臉上,那掩飾不住的疲憊。

戰場上的壓力、戰場外的壓力,都壓在他一人的肩上。可以說沒有自己,最多抗聯的指揮體係建設和理順上,會出現一些的問題。離開了自己或是其他所有的人,都不會帶來什麼決定性的影響。

但如果沒有他,在東北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之中,麵對著關東軍日軍最大,也是裝備最精良的重兵集群。抗聯別說發展到今天的地步,就是連生存恐怕都很困難。而自己這些當年的戰俘,恐怕早就成為日軍細菌戰的犧牲品。

這些年下來,每走一部都要苦心考慮,每走一步都要精心計劃的生活,讓他承受著太多應該的、不應該的壓力。而所有的悲傷和喜悅,都隻能壓製在心裏麵。看著楊震帽簷下露出的星星點點白發,知道這些年自己這個搭檔,究竟承受了多少的郭炳勳,心中長長的歎息一聲。

等到楊震發泄完畢,同樣想起了來東北之後的日日夜夜,郭炳勳也有些心緒難平的輕歎道:“是啊,我們這一代的人,包括我們的後代,都不應該忘記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曾經遭受過的苦難。

“而我們這些曾經的親曆者,不應該忘記那個細菌戰基地內的一切。不應該忘記身上穿著單衣,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之中,餓著肚子艱苦作戰的經曆。更不能忘記這些年,您帶著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程中的艱辛。”

郭炳勳的這番話,楊震卻顯得很沉默。轉過頭看著窗外,聽著外邊遲遲未能平息下來的槍聲。良久才道:“時間會慢慢掩蓋掉一切曾經的傷口,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這一代人終歸會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可我們這一代人的犧牲,經受過的苦難,我們的後代真的能夠記得嗎?後代的人,能不能真正記得我們這一代人,曾經為了這片我們深愛著的土地,曾經的浴血奮戰嗎?警鍾長鳴,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記得?”

說到這裏,楊震卻淡淡的笑了笑,即像是回答自己這番問話,又像是說給身後的郭炳勳等人一樣的道:“白雲蒼狗,我們這些人隻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之後的事情,不會是我們能夠掌握的了。一個時代的結束,注定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轉過頭來,看著身邊的部下,楊震頓了一下後道:“今後不管你們走到什麼樣的位置,都記住你們都是從抗聯走出來的幹部。我們這些年堅持的精神和理念,無論到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

“一個時代的落幕,但隻要我們這些人還在,就並不意味著這個時代徹底的終結。在那個舊時代之中,我們這些人做出了我們力所能及的貢獻,無愧於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還有我們身上的軍裝。到任何的時候,我們可以無愧的麵對我們的子孫和後人。”

“但在即將開始的新時代之中,我希望記住你們身上擔負的使命和職責,記住我們曾經走過的路,宣誓過的誓詞。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要去參與到政治之中。記住你們都是軍人,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政客。”

“你們的職責是保家衛國,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不在經受我們這一代人,曾經經曆過的苦難。在不遠的未來,為我們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構築一道讓任何窺視我國土的侵略者,都心驚膽寒的鋼鐵防線。”

“我們這一代人,浴血疆場換來的今天豐收果實,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人沾染。無論你們走到那裏,都要服從命令、聽指揮。記住我今天的話,不要參與到政治之中,保持好你們的軍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