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氣戰未能起到作用,楊繼財的黑虎掏心戰術,將鐵原正麵日軍防禦體係徹底給打破。鐵原正麵的日軍一三七師團長秋山義兌中將,麵對著抗聯攻擊部隊直插自己核心陣地,無奈之下調動周邊的部隊向文惠裏和高台山一線快速增援。
而不怕日軍動,就怕日軍不動的楊繼財,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在發現周邊以及縱深的日軍,快速向高台山、文惠裏一線增援候。楊繼財立即調動炮兵,以高台山與文惠裏為核心的周邊地帶,構築了一層嚴密的火力封鎖區。
尤其是對高台山一線的作戰,他幾乎調動了所有的一百六十毫米迫擊炮。利用這種大口徑迫擊炮的高彈道,以及巨大的威力,在穿插部隊還沒有完成對高台山包抄之前。在高台山的反斜麵區域,構築了一道火力攔截網。
這種重迫擊炮的確笨重,但是在封鎖反斜麵陣地時候的特殊作用,卻是那些榴彈炮和加農炮無法相比的。其炮彈的巨大威力,也不是那些中口徑迫擊炮可以相比的。在山頭和正麵放不了多少兵力的情況之下,整個鐵原戰場反斜麵陣地,是日軍囤兵的重要區域。
能不能封鎖住反斜麵陣地,是關係到高台山爭奪戰的關鍵。早在當初部署的時候,楊繼財就有意識的針對高台山一線,進行了一些的準備。不僅在炮兵部署上形成了梯形配置,而且在火炮的機動上,也盡可能的采取了一定的辦法。
因為這些一百六十毫米迫擊炮威力雖大,但是無論是射程還是機動能力很差。炮火的支援能不能跟上一線部隊作戰的腳步,也關係到高台山這個日軍核心陣地,能不能快速得手的關鍵。
這種重迫擊炮最大射程雖有八千多米,但是在遠射的時候精度實在說不上高,而且射程越遠精度越差。而為了封鎖高台山日軍反斜麵陣地,這些重迫擊炮至少要向前推進一到兩千米。以便盡可能的在精度最高的射程之內,為前線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所以楊繼財在戰前,事先就進行了一定的準備。並將十七師最好的炮兵參謀,都加強給了這個重迫擊炮營。將全師的中吉普車,以及那兩台輕型坦克改裝的推土機,都給了這個重迫擊炮營。
就是希望這個重迫擊炮營,在這種山地爭奪戰之中,尤其是最關鍵的高台山爭奪戰之中,發揮應該有的作用。作為炮兵運用的行家,楊繼財清楚的知道這些重迫擊炮,雖說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點,但是對於這種淺縱深的山地作戰,還是很適合的。
最關鍵的這些重達一噸多的重迫擊炮,雖說作為迫擊炮重量過大,限製了迫擊炮最重要的一個定位,那就是跟隨步兵的機動能力。最大射速三發每分鍾,持續射速才一發每分鍾的射速也有些過低。八千多米的最大射程,也多少有些對不起這種炮的口徑。
但對於壓製敵軍反斜麵陣地時,無論是彈道性能還是炮彈的威力,都是其他型號火炮無法相比的。也正是這個原因,楊繼財不僅對於這些重迫擊炮寄予了很大希望。還將這種壓製反斜麵最好的火炮,放在了機動火炮的位置上。
而這個重迫擊炮營,在楊繼財煞費苦心的調整之下,倒也沒有讓他失望。在戰鬥打響之後一直表現出色,發揮了一般榴彈炮和加農炮難以起到的作用。先是配合攻擊部隊,打垮了主攻方向日軍各個核心高地,囤積在反斜麵的機動兵力。保證各個攻擊部隊,對完成正斜麵攻擊作戰之後,可以快速的奪取日軍反斜麵陣地。
在發起高台山爭奪戰時,在臨時加強的五門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的配合之下,組成了一個機動炮群。以又準又狠的炮火,死死的將高台山反斜麵陣地的日軍,與高台山以南日軍縱深聯係切斷。
按照楊繼財的要求,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用自己的高射速彌補射速過慢的一百六十毫米迫擊炮。一百六十毫米迫擊炮,則在校射飛機的配合之下。除了第一輪齊射覆蓋高台山整個日軍反斜麵陣地之外,剩餘的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專門負責封鎖高台山以南,縱深日軍增援路線。
另外一部分,則繼續與封鎖棱線部位的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群配合,對高台山反斜麵陣地以及正麵日軍工事群,實施頂點清除與壓製,以及破壞性射擊。這種迫擊炮無論缺點再多,但是炮彈的威力卻是足夠大。
第一個覆蓋性的齊射,就摧毀了高台山一線日軍反斜麵陣地,百分之八十的工事。這玩意一發炮彈,能直接貫穿一座五層樓房。在空中校射飛機的引導之下,打這些土木工事還不是手拿把掐。
在采取後方榴彈炮、加農炮群,以及密集的炮火,在將正麵日軍趕入工事和防炮洞之後。一百六十毫米迫擊炮,再利用其獨特彈道與炮彈的殺傷力,對日軍工事群采取破壞性的射擊,這種壓製與破壞性相結合的戰術,給高台山日軍以很大的殺傷。